编者按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级组织运转的物质基础,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经济支撑,也是新农村建设投入的主体力量。在2013年开始启动实施的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计划”中,秀洲有42个村被认定为集体经济薄弱村。截至2014年,其中的35个村的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超过30万元,成功实现了“脱贫”。从本周起,记者分赴5个镇的7个村,探访他们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攻坚克难、千方百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
【村庄档案】清泰桥村位于秀洲区王店镇西北部,全村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3177亩、耕地总面积2467亩,有1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354人、总户数368户,新居民345人。村主导产业主要以羊毛衫加工业、葡萄等高效水果业、粮桑等传统农业三部分组成。2014年,村工农业总产值1623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4.83万元,经常性收入达38.57万元。村三套班子成员5名,综合服务协管员1名,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9名。
【强村路径】
“无形资产”夯实壮大基础
村党组织书记就是党在农村的“形象代言人”,其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0年异地任职清泰桥村党支部书记时,沈振林是有顾虑的。因为清泰桥村“当时欠债200多万元,村里连条像样的通组道路都没有,老百姓也是怨气很重,对村里失去了信心。谁来当这个村的书记,日子都不会好过。”
但“既来之、则安之”,在一番走访调查后,沈振林发现了症结所在。随后,他坚定提出并在5年来坚持执行:壮大集体经济首先要做到有一个好的班子,一条好的路子,一套运作机制,一系列监管体制。“其实就是重新树立村民对村庄发展的信心,对村班子集体的信任。”在沈振林刚赴任的那段时间,他多次走访党员和村民小组长,上门听取收集意见,争取他们对村集体发展的关心、信任和支持。他还对村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进行重新明确分工,做到职责清、任务明,形成团结、廉洁、高效、开拓的班子集体。
5年来,在沈振林的带领下,清泰桥村村班子建设的成效明显。因为,很多牵扯面广、涉及群众利益大的“问题”,全都被一一攻破。2014年,涉及7户人家、269头生猪的退养工作,在村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清泰桥村率先创建成为“无猪村”;涉及2个组、47户居民、61亩土地的宅基地复垦项目目前正顺利推进,没有一户农户因公平公正问题而发生矛盾。“信心和信任就是我们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无形资产’,不管是我们争取项目还是推进实施项目,这笔‘无形资产’都为我们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沈振林骄傲地说。
“借鸡生蛋”甩脱穷村帽子
对于清泰桥村这个负债大村来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最大拦路虎就是启动资金的缺乏。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借鸡生蛋”成为沈振林经常用到的策略。
2012年,通过积极争取,清泰桥村成功入选了嘉兴“强村振兴计划”——由福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全市五县(市)两区的8个经济薄弱村各投资入股30万元参与,成立一家粮食加工企业,通过“福地农业”的经营,确保每个村的年投资收益率不低于30%。机会有了,但清泰桥村却只有5万元的自有资金,远远不够参股的金额。最后,在区、镇两级的协调下,沈振林和村班子成员主动挑担子,班子成员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了25万元入股。3年内,每年不少于9万元的分红,使清泰桥村的村集体收入当年就实现了翻番。
2014年,沈振林又积极争取了薄弱村扶持项目,入股嘉兴市益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王店蚂桥建造综合农贸市场运作,这又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开辟了一个收益颇丰的新来源。如今,通过各种辗转腾挪的运作,清泰桥村已经还完了200多万元的历史欠债,全村也轻装上阵,在进一步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