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天空中飘着淅沥沥的夏雨,而在新塍镇陡门村的高产示范方的一片农田内,10余名农民正冒雨忙碌着。他们身披雨衣,弯着腰,将手中的秧苗迅速而整齐地插入湿润的土地里,一列一行,种满一垄垄水田。
“有芒的麦子在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机械轰鸣中将一亩亩金色的麦田收割,勤劳的农民们又忙起了土地的翻耕平整,播下下一季丰收的希望。昨天,记者从秀洲区农经部门获悉,全区春花作物已完成收割,春粮面积产量与上年持平,油菜面积较上年有所下降。“2015年春粮生长期间光温条件适宜,雨水适中,田间管理及病害防控到位,大小麦单产均较上年有增长。”区农经局粮油土肥站负责人朱日清说,目前水稻播种已逐渐进入尾声,预计今年秀洲晚稻种植面积约24万亩。
在保障稳产增收巩固红线的同时,秀洲区也面临着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隐患。“种粮面积减少”、“粮食功能区非粮化趋势加重”、“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效益不高而减弱”……在5月6日下午举行的秀洲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会议上,农经部门客观分析了粮食生产安全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面严守粮食生产安全红线刻不容缓,一面农民对种粮效益提升需求迫切,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以问题为导向,秀洲区也开出了巩固粮食生产安全红线的“药方”——以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农田提升等项目建设为载体,严格控制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现象,规范各类种粮补贴政策落实,提高广大农户种粮积极性,努力实现“提单产、稳总产”的目标任务。时值夏收夏种之际,记者走进一片高产示范方,探寻落实粮食生产安全观的现实路径。
加快高产建设 优化良种布局
新塍镇陡门村350亩高产示范方无疑是2014年秀洲区高产创建中的明星——高产示范2号田块晚稻亩产826公斤、3号田块亩产818.1公斤、1号田块亩产806.8公斤,被市农经局认定为2014年市本级晚稻高产创建“600”行动高产攻关田。
“面积较大和产量较高是新塍镇粮食生产的两个特点。”据该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春荣介绍,水稻高产创建集成技术的应用和杂交晚稻等新品种的推广,都对“提单产、稳总产”起到推动作用。
5月底刚收割完450亩小麦的种粮大户黄夫生这几天正在忙着500多亩晚稻的插秧。为了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效益,黄夫生在水稻选种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500余亩晚稻多是‘甬优538’和‘甬优12’这些政府正在大力推广的高产品种。”黄夫生告诉记者,从这几年的种植效果看,杂交稻不仅产量高,而且具有穗大粒多、耐肥抗倒等优势,产量比常规水稻亩增可达100公斤到150公斤。
除了推广新品种,跟踪式的“保姆服务”也让种植户省了不少心。“不管是水稻还是小苗,从育秧到种植过程中的日常管理,遇上什么难题,一个电话就能请来农技专家现场指导,技术管理上有了很好的保障。”黄夫生说。
据悉,秀洲区2015年计划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配套集成技术应用推广13.5万亩左右,并在核心示范方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机械翻耕、统一催芽播种、统一治虫害防治、统一测土配方和统一水浆管理等“六统一”栽培技术,加快水稻高产优质良种布局,按月编排发布农时技术要点,科学指导增施穗肥,系统推进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和市晚稻高产创建“600”行动。
严控“非粮化”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随着晚稻播种的推进,陡门村高产示范方的田块正被片片绿油油的秧苗覆盖。“现在35个插秧工分批次赶进度的话,一天能移栽40亩左右,这两天加班加点就能把剩余的100亩水田种完。”黄夫生说,现在粮食功能生产区对粮食种植控制得非常严,更别说这片高产示范方了,明显感觉种粮的地块多了起来。
正如黄夫生所言,针对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加重的趋势,今年秀洲区实施了“最严令”。除了将粮食生产考核任务、控制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比例等列入区政府对镇(街道)农业经济目标责任考核,秀洲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重点区域的种粮比例作出了明确规定。
据悉,在已建区内,王店、洪合、新塍三镇的种粮比例要达到90%,就是在农田相比较少的王江泾镇、油车港镇也要分别达到85%、80%以上。在待建区内,种粮面积占比要达到80%以上。
“2015年计划实施各类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个,这些新建的粮食功能区要全部种粮。”据朱日清介绍,除了确保种粮比例,针对种粮面积,将通过抓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园区协调推进两个环节,明确粮食功能区内必须种粮,积极做好“非粮化”的控新,对出现“非粮化”的情况,将停止涉农项目补贴和政策扶持,停批设施农用地,从而确保39.5万亩的粮食种植面积。
目前,秀洲区共有221个粮食生产功能区。为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与保护,秀洲区已全面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方案,确定功能区“四至”,做到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地上图”,优化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区域,切实明确“种哪儿”。
粮食的稳产高产,良好持续的农田地力必不可少。2009年以来,秀洲区不断加大省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省区商品有机肥推广和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整合力度,主推秸秆还田、强化翻耕、商品有机肥、配方肥等技术,加大商品有机肥及专用配方肥的推广力度,持续推进农田地力提升工作。同时,在省定职责范围内认真开展耕地质量管理服务工作,做到严格把关、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总体要求,严格保护全区耕地质量。
强化政策集成 提振种粮信心
“这次我又多承包了100亩的土地种植水稻。”黄夫生笑着说,之所以又多种了100亩,看中的不仅是可观的亩产效益,还有今年“给力”的政策支持,“稻麦复种50亩以上的,两季都种粮的,每亩地的补贴提高到100元”。
为鼓励适度经营,调动种粮大户积极性,今年各级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明显向“大户”倾斜。据悉,2015年各级种粮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对规模种粮主体的直接补贴,补贴对象从去年全年水稻、大小麦复种面积达20亩(含)以上的农户,调整为50亩(含)以上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补贴由原来的多种补贴归并为一种补贴,补贴金额按复种面积从每亩50元提高到每亩100元。
“今年的补助政策更加集成,进一步简化和规范种粮补贴程序,对优秀高产示范方和示范户进行奖励,有利于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朱日清表示。
在完善种粮补贴政策的同时,今年秀洲区农经局、财政局、禾城农商银行、邮储银行嘉兴市分行联合印发《秀洲区粮食生产省级贷款贴息管理实施细则》,对本区符合条件的粮食生产主体并列入粮食生产贴息贷款备选名册的种粮生产环节贷款进行贴息补助。
“据《秀洲区粮食生产省级贷款贴息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粮食生产贴息贷款的资金将严格用于粮食生产环节,包括种植粮食作物所需的土地租金、购买农资和农机具、小型粮食生产设施建设等。”朱日清认为,专项贷款有助于缓解种粮大户生产资金不足、农业生产条件亟待改善等问题,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种粮主体的生产积极性。
为不断规范粮食直补资金管理,开展春粮面积审核。今年4至5月,秀洲区农经部门会同各镇(街道)农技中心进行交叉检查,开展村粮面积审核,随机抽取25亩以上大小麦种植大户进行现场面积核查,确保种粮直补面积真实可靠以及粮食直补政策的公开、公平、公正。
“现在的政策比我6年前重新种田时,补贴力度更加大。”黄夫生此前曾放弃种地,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农资店,因为“一直眷恋着土地”,2009年他又承包起了土地,干回了老本行。
黄夫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种植了450亩水稻和小麦,加上政策补贴,每亩土地的总效益也有2300多元,除去各项开支,每亩净利润也有560多元,一年能赚30多万元。黄夫生笑着说:“现在有政策补贴、有技术指导,还有不错的经济效益,我当然愿意干回这个老本行,而且种粮的积极性还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