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江泾镇腾云村第3网格网格员胡利民通过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将一起群众反映企业排污问题的事件录入了系统。信息录入后不久,王江泾镇综治办管理员就根据事件属性将其及时流转给了区职能部门。第二天上午,该部门收到后及时对事件进行了回应,并派人到企业进行了核查,出具了检测报告。
2天之内实现信息的上报、流转、解决,这是王江泾镇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与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两网融合”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王江泾镇以“民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覆盖”为目标,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人员要素为基础,以事件管理为主线,以业务流程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信息整合优势,实现了本地区各类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采集、分析、排查、交办、处理、反馈等全过程跟踪管理。
夯实基层基础为群众“代言”
扎实的基层基础是深化社会治理服务网和信息网“两网融合”的第一步。合理的网格划分、丰富多样的服务平台以及网格长主动履职等因素,都为“两网融合”奠定基础。
“王江泾镇合理划分网格,充分发挥全镇177名网格长主体作用,主动履职,服务群众。”王江泾镇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如此,王江泾镇还由联村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由各村中心警务室人员担任综治协管员,多方合力共同织就一张“服务网”,及时排查矛盾,就地化解,发挥好各自的作用。
除了收集信息的“流动探头”,王江泾镇还依托社会服务管理站、党员服务中心等平台,以及社工队伍、志愿者队伍等组织,建立了法律服务、农技服务、医疗卫生等专业服务团队。扎实的基层基础,促进了“两网融合”无缝隙。
“大数据”找准“小切口”
数据采集是否全面、及时、准确,这是深化“两网融合”的关键。“‘两网融合’就是要让数据共享共用,加强对数据的分析研判,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口。”王江泾镇综治办负责人说道。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网格内基本信息、群众诉求、矛盾纠纷都能一览无遗。王江泾镇建立健全网上网下联动机制,坚持每月对庞大的数据进行过滤、筛选,及时分析排查安全隐患,不稳信息,做到早预测、早预防、早化解。
据了解,2014年以来,全镇共排查录入系统矛盾纠纷1435件,处理各类事件1062件,其中矛盾纠纷类671件、治安隐患类46件、民生服务类345件,安全生产292条。通过线上督办,共化解矛盾1435件,排查出不稳因素25件。
及时解决让“1+1>2”
深化社会治理服务网和信息网“两网融合”,目的是为了及时解决问题,服务百姓,让“两网融合”不仅是单纯叠加。如何才能真正发挥“两网融合”的作用?王江泾镇给出的答案是:注重事件流转,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不让社会矛盾在信息网内停滞或空转。”王江泾镇综治办负责人说。据了解,王江泾镇通过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事件流转,实现网上反映情况、受理矛盾,网下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多方联动,高效便捷地处理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层次和水平。
“问题及时解决,‘两网融合’才能真正发挥‘1+1>2’的效应。”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王江泾镇通过探索实践深化社会治理服务网和信息网“两网融合”,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使基层社会管理更为精细、服务群众更为直接,实现群众表达诉求零障碍,党委政府服务群众零距离,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