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医改的持续推进,如何有效地加强农村卫生工作,让优质医疗资源从镇一级继续向下拓展服务触角,如何真正让农村医疗资源“活起来”,成了不少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探索的新方向和新目标。在此背景下,新塍医院(嘉兴市中医院秀洲分院)探索的“联村”医生管理机制及社区医生素质再提升“联动”管理机制,为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建立“联动”管理机制
助社区医生素质“再提升”
“农村社区医生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新塍医院副院长卢欢庆表示,为了能在不改变现有业务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有效帮助农村社区医生的素质完成“再提升”,2013年该院从学习资源统管、技术资源共享、日常诊疗联动等方面着手,试水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
据介绍,除了日常诊间和有转诊需要时的上下“联动”外,该院在不影响日常社区工作的前提下,安排社区责任医生在医院医生一对一指导下进行跟班实习,并对其开展每月一次的业务培训,实现医院对服务站社区责任医生学习资源的统一管理。此外,为进一步锻炼社区责任医生独立处理医疗事务的能力,跟班时间满3个月的社区责任医生会被安排在医院独立当班,当遇到危重病人和突发事件时协助医院值班医生共同处理。
卢欢庆认为,业务上的“联动”关系,不仅能够提升社区责任医生的业务能力,也让医院有晋升职称需要的医生在指导服务站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锻炼。“不仅如此,这种‘点对点’的密切交流,还有助于今后社区责任医生在遇到疑难杂症或有转诊需要的病人时,提高诊疗质量和转诊速度。”卢欢庆表示,该机制建立以来,新塍医院医生的工作量得到了明显缓解,看病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已达95%。
探索“联村”新模式
促进医疗资源“双下沉”
“看病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镇里医生的优质服务。”这是新塍镇西文桥村、桃园村、观音桥村及上仁浜村的村民如今正在享受的一大“福利”。2014年11月1日,该院开始在这4个村里试点开展“联村”医生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各基层卫生服务站转诊到新塍医院的病人增加了100%以上,基层卫生服务站的门诊人次也增加了30%以上……
“‘联村’医生入驻基层是我院对优质医疗资源从镇一级‘再下沉’的一项探索。但是,‘联村’服务仅仅是‘身入’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心入’。”卢欢庆表示,为解决这个难题,医院在打造每个联村卫生服务站时,实行的是“双向选择制”,即尽量保障“联村”医生与卫生服务站的医生熟悉、与当地百姓熟悉,让村民能面对自己所熟悉的资深医生,从而增加信任感。不仅如此,为有效增加患者到基层卫生服务站看病的黏性,为上级大医院分流病患,该院下派的“联村”医生还能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在基层卫生服务站里开展一系列特色医疗业务。
与此同时,为积极落实分级诊疗,“联村”医生管理机制特别强调“上下联动性”,对“双向转诊”作出明确规定,配合做首诊在基层、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为村民在就诊、检查、住院等环节提供优先权。
此外,为提高“联村”医生的工作质量和积极性,该院还建立了奖励考核机制,对于“联村”医生每次下村服务奖励100元,如果不按工作要求进行转诊患者扣罚200元。
不仅如此,该院还打破了传统的帮扶“短板”,在硬件方面也做到了资源下沉。如对西文桥村试点站配置三分类血分仪、尿常规分析仪及心电图检查仪等三项常规辅助检查设备,并由“联村”医生向服务站的医务人员讲解操作要点,在帮助卫生服务医护人员提高全科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其在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上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