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玩转秀洲 > 印象里 > 人文印象
莲泗荡
2015年4月1日 14:07 来源: 秀洲新闻网 林越琪

  三月的王江泾莲泗荡边风有点大,吹起一湖涟漪,引得岸边的旌旗迎风飘舞,环湖四周,烟树远村,别有一番江南水韵。从清末到民初百余年来,每年除夕、清明、中秋前后,都会吸引江浙沪一带数万渔民浩浩荡荡地驾船前来开展自发性、原生态的祭祀活动。而如今,焕然一新的莲泗荡风景区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人次的光顾,这里不仅仅是一处点香祈愿的福地,更是品味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旅游风景区。从“香客”到“游客”的转型,让我们更加好奇莲泗荡是如何华丽转型的呢?

 

 

  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景区功能

  与百年前纯粹以祭祀为主的网船会不同,现在占地面积146亩,水域面积600多亩的莲泗荡景区在保留传统民俗的同时,不断拓展吃、住、行、游、购等各项景区功能。“目前景区内主要建筑均采用江南园林的传统风格,有刘王殿、刘承忠纪念馆、演艺广场、舅公祠、刘公塔、江南水乡渔俗文化博物馆、望湖楼公园、圆通殿、400米景观河堤、生态停车场、购物街、亲水平台演艺广场等40多个单体旅游资源组成。”莲泗荡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忠介绍起景区规划游览全景图,如数家珍。

 

  从地图上看,莲泗荡景区的游览点背靠良田,错落有致,形成近2公里的游览带,一群皆是江南园林风格的传统古建筑矗立在一片烟波浩渺的湖荡边,宛如绵延江南水乡的原生态长卷。“往年的景区经常面临‘旺季太旺、淡季太淡’的瓶颈,通过对景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着力打造集民俗文化体验、休闲购物、民俗表演于一体的江南民俗风情区,仅去年景区接待游客数超40万,总收入超1000万元,不仅给周边的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商业契机,也让景区打破淡旺季的界限,做到‘旺季仍旺,淡季不淡’。”张文忠说。

 

 

  传承民俗文化把握运河、湿地旅游契机

  2011年,网船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网船会”的发源地,每年到这个时候,社团巡游、文艺表演、船民祭祀、“踏白船”表演赛……它以传统韵味和民俗文化吸引着来自江浙沪的数万民众竞相参与,这是一场壮观的水上民俗盛会,也是国内唯一一处水上庙会。莲泗荡景区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庙会、渔俗文化,而“中国江南网船会”也为它打响了知名度。

  除此之外,自6月22日大运河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紧邻莲泗荡景区的长虹桥也引来不少游客前往,还有一宿庵、闻店桥、一里街、湿地资源……汇聚着多种江南运河元素的休闲旅游画卷徐徐展开。张文忠说:“景区将继续保持独具特色的渔俗文化同时,迎合当地的传统资源和湿地资源,继续做出新的旅游亮点,力争打造成国家AAAAA级风景区。”

  一场从“香客”到“游客”的华丽转身,是不是让你心动不已?正值踏春时节,莲泗荡风景区绝对是一个不错选择! 

    “流淌着的运河——2015江南网船会”将于4月中旬举行,将有来自江浙沪皖的120多个民间社团和数万民众参与。2015网船会活动以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以小城市建设和北部湿地新城开发为契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焕发时代活力,全力打造一个具有江南民俗特色的水乡盛会。届时将会有原生态的船民祭祀、运河民间水乡歌舞、莲泗荡踏白船表演赛等多项活动。如果你对江南传统民风民俗心存向往,不妨带上家人和朋友,一起去品味这流淌着的运河民俗文化!

 
标签:莲泗荡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