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走街串乡|王店七旬老人想做一名酿酒师
2015年4月2日 10:39 来源: 秀洲新闻网 通讯员 姚莹

  秀洲新闻网4月1日讯 在王店镇八联村,有位名叫费原子的老人,虽然年过古稀,但老人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酿酒。他甚至还有个心愿,希望有生之年自己能制作出白酒、米酒、啤酒、红酒、药酒、黄酒等全套酒来。

  今年70岁的老费性格开朗,平时喜欢咪点小酒,退休后没事干,就翻阅了很多制酒的文献,开始自己酿酒,哪想这一做竟成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老费起先学做的是白酒,也就是烧酒。2006年,他从一本名为《白酒生产工艺与技术》的书中了解了制作工艺,开始做起来。因为这个年代自己做烧酒的人已经很少,他会做烧酒这件事一下子传到了周边邻里的耳朵里,自酿酒便宜又纯正,爱喝上一盅的村民自然欣喜。之后,谁家有喜事,便想到了老费的烧酒。一年下来,经他手中卖出去的烧酒达到了二三千斤。很多嘉兴市区和桐乡等地的市民也赶来。老人说:“我不写广告,也不出去宣传,酒就放在家里自己吃吃。有些人到我这里来玩,品尝后觉得蛮好。有些人买点来吃吃看,也觉得蛮好。就这样,大家互相传来传去,就都知道了。”

  不过老费酿酒,心里可不是图这个钱,他一直惦挂着自己的全套酒。于是,他开始钻研起自己的第二种酒——米酒。其实,老费家里以前就做过米酒,不过老人可不满足于就这样做做。他像最初做烧酒时一样,又跑到新华书店找关于做米酒的书来看。老人说,米酒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就有四五千年。单纯书中记载就有76种。品种很多,各地的米酒做出来也不一样。“我主要看酒的发展历史和制酒的技术。原来做的米酒总没有这么好,就想着要提高质量。”老费说。

  虽然年纪大了,可老费做起事来一点都不含糊。十年前,王店农村一带几乎家家都会做点米酒。要说技术含量,很多人都不以为然,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但老费却说,米酒每家都会做,做出来口感却不同,这米酒做法可大有讲究。他从新华书店里又找来了专门制作米酒的书籍,并买了温度计。浸米、蒸饭、淋水、摊凉等一切工艺都按数据来进行。老人边说边比划着,他说:“比如浸米的标准是,水面高出米20公分,春冬浸米三天,夏秋浸泡一到二天。蒸饭则要熟而不烂,标准就是米扳开来后没有白心。淋水则30斤米冲淋15公斤水。太多会发粘。最要看紧的数据就是冷却温度,倒在缸里之后,就是要等它冷却到20到25度。因为超出40度,太烫了,酵母要烫死;不到20度,酵母活化不行。”

  除了讲究科学,老费还特别有情趣。他在自己的灶头上题写了一幅关于酒的对联。上联是:陈酿原浆天然美酒。下联是:手工酿造土法蒸馏。每当有朋友过来串门,老人总要高兴地介绍一番自己的调酒故事和制作出一整套酒的宏伟计划。“陈酿原浆天然美酒,手工酿造土法蒸馏。这是我对自己做酒的总结,也是我的爱好。”

  因为酿酒,老费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当然也花费了不少钱。连蒸馏器都添置了三回。他的妻子祝林宝告诉笔者,老伴在做酒上很是舍得,第一套烧酒蒸馏器花了500元,可没多久就嫌不好买了第二套,之后又化了2500元买了第三套。一套比一套大,如今这一套是蒸馏器种最大号的。“他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这个。”祝林宝笑着说。

  现在每逢过年也是老费最忙的时候,除了人来客往,周边村庄的乡里乡亲也过来请他做酒。忙的时候,家里客厅里放满了一缸一缸酒,连走路都困难。对于自己酿的酒,家人和朋友的认可是老费最开心的。

  说到酿酒,其实也是很难的。因为品种都不同,制作方法自然也不同。更何况老费想做齐6种不同品种的酒,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除了需要添置很多设备、花费很多钱外,像啤酒、红酒之类的技术力量也是一个大难题。不过,对于旁人的不解,老费倒是一点不在意,他说:“千金难买一个喜欢!”

    有了白酒和米酒这两个成功经验,老费对做成全套酒充满信心。为了自己的宏伟计划,老费空暇下来就钻研书本,至今已花费了几千元用于买书。当他得知有一套酿酒丛书后,便计划着将它们全部买回来,一共6本。从打算做酒那天起,老费就一直搜寻这套丛书。老人说,现在已经买到了两本,还要买四本,自己没这个条件进行大批生产,但对做出酒样来应该有信心。

标签:手艺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