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曝书亭  >  书评
长水悠悠梅里情
2015年3月24日 09:01 来源:嘉兴日报


 

  在刚刚揭晓的“好书有约”2015年第一个“月好书推荐奖”中,来自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徐如松成为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徐如松共推荐了八本书:

  《天尽头》(杨晓升 著)

  《藿香》(但及 著)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华 著)

  《1966年》(王小妮 著)

  《补天裂》(霍达 著)

  《王店记忆》(梅晓民 著)

  《我相信中国的未来》(梁晓声 著)

  《找不回的故乡》(十年砍柴 著)

  其中,《藿香》是本土作家但及的中短篇小说集;《王店记忆》是秀洲区作者梅晓民描写王店镇风土人情的作品。

  不仅仅荐书,徐如松还分别为推荐的八本书一一写了书评,共计15000多字。书评有感而发,娓娓道来,介绍书的内容,反映故事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历史变迁等,读来亲切随意,获益匪浅。今天刊登的是徐如松阅读梅晓民作品《王店记忆》(“曝书亭”曾在1月6日专门推介)后的所思所感。

  《王店记忆》

  作者:梅晓民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徐如松

  也许是近知天命的缘故,最近两年,我陆续阅读了《神堂记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找不回的故乡》等书,同时也写了多篇“故乡·童年”散文。在我自觉乡情渐浓的时候,有幸得到了梅晓民先生惠赠的《王店记忆》。我花一天时间读完全书,顿生共鸣,感慨万千。

  悠悠长水,千年梅里。自古以来,王店镇共编撰过三部镇志——光绪三年《梅里志》(1877)、民国十一年《梅里备志》(1922)和《王店镇志》(1996)。从某种意义上说,梅晓民的这本《王店记忆》也可视作第四部“镇志”,有专家将之誉为王店镇“百科全书”,也不无道理。全书16万字76篇,分为“风物、风情、风华、风俗、风烟、风云”六个篇章,分别记录了王店镇的历史变迁、民间传说、古今人物、地方风俗、抗战故事和重大事件。这与《回不去的故乡》体例颇为相似,后者以“风、土、人、情”四编结构全书。两本书均深得传统文化之精髓,章节体例尤显妥帖。

  作者梅晓民虽长我一个年代,但我俩都是土生土长的王店人。书中所记述的风土人情我都亲力亲为、历历在目,读来有特别的感佩。由于父母受到政治运动的牵连,作者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16岁开始跟着手艺人做小木匠。2001年撤乡扩镇,作者来到王店镇文化站,从此拉开了研究古镇历史文化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潜心阅读、整理、采访与研究,从最初只知“曝书亭”“朱彝尊”,到现在王店镇的历史典故、名胜古迹和名人文化熟稔于心、如数家珍,他对王店镇的感情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愈发醇厚浓烈,终于写出了这本《王店记忆》。

  为了写这本书,作者花费了四年时间和精力。既采用田野研究,也查阅了大量的地方志书,田间地头常常能够见到他黝黑而瘦小的身影,更多的时候,则是一头扎进故纸堆,寻寻觅觅,翻找那些虽已残缺,却依然留着淡淡墨香的历史陈迹。他小心翼翼地搜集、整理着这些史料,结合自己的亲历、亲闻、新见,集史料性、故事性、传奇性于一炉,写出了一篇篇属于王店地方文化的“史海钩沉”,经常见诸报端,赢得读者的赞誉。渐渐地,作者怀揣“中国梦·家乡梦”,自觉地承担起把家乡的“老古话”传承给后人的行动,克服了不熟悉电脑打字等困难,精挑细选故事条目,反复斟酌故事标题,妙手偶得般的以“风”字串联全书,成为全书的点睛之笔。

  梅晓民开始“王店记忆”之时,我刚从省城脱产培训回来,投入到自己钟爱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之中。那段时间我致力于作文教学,其中一项练习是指导学生写游记。由于王店镇上有名胜古迹——曝书亭,所以指导学生写《游曝书亭》便是不二选择。每年我都会带领学生到曝书亭公园里,亲自充当讲解员,要求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认真观察,摘录曝书亭石柱上的对联“会须上番看成竹,何处老翁来赋诗”及其他相关资料。由于指导得法,每年都有游记发表在《少年报》等少儿报刊上,我也因之博得作文指导老师虚名。2002年王店镇两所小学合并,我仍任副校长。其时我又有幸在省城培训,捕捉到新课程改革开发校本课程的先机,就想方设法买来《鸳鸯湖棹歌》50本,组织骨干教师开发“《鸳鸯湖棹歌》校本课程”。经过一年的努力,中高年级版大功告成。试用下来,效果出奇之好,同时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肯定。后来学校又研发了低中年级版,全校推广。教育部门还召开校本课程现场会,最后该成果还摘得了省一等奖殊荣。

  请读者诸君理解我在此不厌其烦地炫耀自己的“成果”,我的用意在于——当我阅读梅晓民这本《王店记忆》时,真是感到再亲切不过了!《王店记忆》很容易引发我的回忆与共鸣。我从事教育工作迄今29年,其中最初的、也是最宝贵的17年韶华是在王店镇上度过的。可以肯定地说,我对《王店记忆》中的绝大部分篇章所记述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都曾耳闻目睹,比如秦始皇开凿长水塘、长水塘边三姑庙、凄美故事响铃坟、大炬创办蚕种场、碉堡见证抗战史、海鸥蜕变成凤凰等,只是显得一鳞半爪、零碎肤浅而已。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书中的“风俗”十篇,我感到特别亲切。作者记述的这些风俗,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尽管当时的生活是那么清贫,但现在回忆时却显得那么美好。比如年前几天做新衣裳,年初一到街上买火壁纸,做客人要懂规矩,爸妈关照看鱼、看肉只能看不能吃,再比如造新房上梁放炮仗,小孩子们在正梁下面抢洒下来的糖果、糕饼,还有端午节要吃的“五黄”,软糕包子望蚕讯等……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历历在目。近几年,我用散文的方式,也开始追忆这些风俗,发表了《杀年猪》等,也算是对作者的呼应。我知道,很多风俗虽然至今仍在流传,但由于种种原因,更多的却在发生流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店记忆》是一本非常及时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典籍。历史留下的不仅仅只是文字,更是精神和文化,这是我将《王店记忆》视作第四部“王店镇志”的注脚。

  梅晓民的《王店记忆》不仅内容全面、史料详实,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文字表述。前文已述,作者只有小学五年级的求学经历,但他硬是凭着自己对家乡、对历史的“梦想”,写出了这本深得《鸳鸯湖棹歌》音韵遗风的著作。我特别羡慕作者用词造句、编筐收箩之功,除“风”统摄全章书魂之外,76篇文章的标题全部由七言拟就,如“千年古镇话梅里”,“岳飞后裔避难地”,“诗坛佼佼前三李”,“孙文踏看长水塘”等,这是一般作者难以企及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篇文章的开头,都引用一首五绝或七绝,有前贤之作,也有作者自创,其功力也非同一般,还颇具传统文学之章法。

  青年学者熊培云说:“我们有怎样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过往历史传承的态度。无论是一座城镇还是一个村庄,如果它的过去总是被连根拔去,那么它也会丢掉未来。”感谢梅晓民老师,他的《王店记忆》让我回到故乡,重温生命的真谛与尊严,让那些逝去的人与事,在我的回忆里获得温情与敬意。有句话叫“谁的故乡不沦陷”,但我想,凭着《王店记忆》,我仍可以聆听长水悠悠,找到童年,留住乡愁!

标签: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