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容师”如何装扮美丽乡村
“乡村美容师”如何装扮美丽乡村秀洲四位一体长效保洁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昨天早上不到8时,王店镇三建村村民沈富宝赶到位于村委会南侧的“三建村长效保洁服务中心”,在办公室墙上打完卡后,马上开着工作电动车去她所负责的7个小组近100户人家收生活垃圾。
事实上,除了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农业废弃物等也同样是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这些污染源将直接影响全市人民“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因此农村的卫生保洁工作对于乡村治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如何消除杂物成堆、蚊蝇滋生、垃圾乱倒的现象,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氛围和理念,还村民一个河水清澈、道路整洁、各项保洁措施到位的“美丽乡村”,这是秀洲区开展“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的目标。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全区各乡镇纷纷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方针政策来落实“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以此破解农村环境治理这一难题。
探索实践一:村民自治模式
说起要求保洁员上班指纹打卡的制度,三建村保洁员胡老伯笑着说道,“我们现在从上午8时到下午4时,一直在管辖区域挨家挨户循环收集垃圾。像城里人在公司上班一样打卡,很有意思,同时也很公平公正,不像以前比较散漫,上班起来也特别有劲,现在基本上都没有迟到早退的现象。”
“我们村是采用自治的方式管理村庄的保洁,保洁员也都是村里上点年纪的村民,以前很多事情都只是口头上交代,一旦出现没有定时收集垃圾,迟到早退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情况,有时候拉不下脸来批评,也会出现互相之间的推诿扯皮。后来我们就总结出一套制度化管理,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三建村党支部书记曹东春介绍道,除了采用保洁员打卡制,三建村还建立和完善了一套考核机制和上门回收垃圾机制,并实地检查保洁员的工作效果。同时还广泛发动农户确保农户房前屋后杂物摆放有序、环境干净整洁,开展“卫生示范户”评比,并在村务公开栏公布评比结果,建立卫生评比“红、灰、黑”榜。此外,还定期或者不定期采取看实效、走访农户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而在全区范围内,还有不少乡镇的村庄也是采用村民自治的方式,比如洪合镇泰石桥村,每天一大早,十几名保洁队员对管辖区域的河道和道路进行保洁,风雨无阻开始打捞和打扫,他们一把扫帚扫到底、一个网兜兜到底。“原先我们这里集镇、村庄、公路、河道分别由不同的领导分管,又由不同的主体去负责保洁,在保洁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盲区。后来我们村在‘四位一体’长效保洁试点中采用将分散的职能集中到一起,统一由一个领导管理,而将河道保洁、公路养护、绿化保护工作由保洁队负责的方式。调整之后,部门间协调的次数少了,无人保洁的盲区没了,工作也更有效率了。”洪合镇泰石桥村保洁员陆火林告诉记者。
探索实践二:市场化运作
在王江泾镇南汇片区域,在道路上、河道里,不时可以看到保洁员或挥舞着扫帚,或打捞着垃圾,过去杂物成堆、蚊蝇滋生、垃圾乱倒等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自王江泾镇“四位一体”长效管理之后,通过“定保洁范围”“定保洁人员”“定工资标准”“定考核标准”的四定政策,不断深化“四位一体”保洁工作制度,从而完善“联片承包”市场化运作长效保洁模式。“此外,还通过奖惩考核经常化,促进了保洁长效化。对目前已有的6家保洁公司实行定期督查和随机暗访相结合,综合考核成绩与费用拨付情况相挂钩,根据检查情况给予适当奖励,检查不合格则将扣除部分经费。同时进行末位淘汰制度,综合一年的考核分数,得分在90分以下,位于末位的保洁公司予以淘汰,并对于出现严重失误的公司,实行‘一票否决制’。”王江泾镇村庄整治办副主任孙琪告诉记者。
目前,秀洲区不少乡镇也采用市场化运作来提升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每天凌晨3时许,在洪合镇大桥村,来自嘉兴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保洁员夏勤才和刘正和骑着电动三轮车,按照各自划分的区域,依次收集村民家门口垃圾桶内的垃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洪合镇实行“以桶换桶”的模式探索垃圾上门收集新方法,从农村垃圾箱着手进行改造,全年共新增垃圾桶1250只,改变了中转站和垃圾箱的破旧现状,为推行“垃圾不落地”保洁打好基础。此外,还加大了网格化监管力度,进一步细化责任,健全各村建立的由联村干部、村干部和保洁员组成的监管网络。与此同时,落实保洁管理制度和监督考核奖罚制度,坚持双月检查考核评分和日常巡查监督、不定期检查等检查考核措施,把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工作作为全镇重点工作考核内容,直接与村干部待遇报酬相挂钩,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
而新塍镇则是采用强化服务外包绩效考评,以严格的考评奖惩机制促使服务企业做好保洁工作。油车港镇建立起“以村为主体,以片为单位,市场化运作,监管到位,考核资金到村”的“四位一体”长效管理运作模式。
……
因地制宜装扮“美丽乡村”
随着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城乡环境改善特别是农村环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水清岸绿是人们对于美丽乡村的印象与追求,然而现实中,农村环卫基础差、欠账多,基础设施投入欠缺是农村环境卫生改善面临的现实难题。
实行“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正是为了推进城乡环卫统筹,切实提升农村环境。根据《秀洲区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秀洲区自2014年5月起,按照“一个部门统筹、一名领导分管、一套作业标准、一个支出口子、一支专业队伍”的“五个一”工作思路,根据“属地管理、以块为主”的要求,整合资源,建立涵盖城镇、公路、河道、村庄四大区域的“四位一体”保洁新机制,进一步理顺城乡保洁工作体制机制。
将原先由区住建、交通、水利、农经(农办)等部门分别负责的城乡环境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统一移交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区住建、交通、水利、农经(农办)等部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实现水面岸上、村内村外、镇内镇郊及路上路边保洁一体化、全覆盖。实行近一年时间,原本处于“灰色地带”的垃圾不再无人问津,蚊蝇滋生、垃圾乱倒等现象成为了“过去式”。
这一机制,不仅有力整合了属地环境卫生管理权,提高人财物统筹能力,消除管理盲区,还大大提升了农村环卫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成为打造“美丽乡村”环境的基石。去年,秀洲区政府出台《秀洲区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以奖代补”办法(试行)》,明确“以奖代补”对象、内容及标准,强化资金保障。
家住洪合镇建北村的老党员姚玉良,只要一有空,就巡查村道路两边的卫生情况,遇到垃圾就及时清扫,劝说村民不要将河道当做“垃圾箱”,成为了村里一位“编外”保洁员。在老姚的影响下,不少村民改变了原先乱扔垃圾的习惯,村子的面貌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从“看人干”变成“我来干”,村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从一句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机制……自从大力推行“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来,秀洲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各项长效机制相继形成,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而环境的改善悄悄影响着身处秀洲农村的老百姓,百姓观念的变化也推动着环境的提升。
“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建立后,日常监管是否到位是确保其能否长效运行的关键,因此强化统筹监管至观重要。为此,秀洲区建立起区、镇、村三级监管体制,落实专人负责,强化一对一的监管力度。区级层面制定了《2014年秀洲区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作考核办法》和《秀洲区城乡环境卫生作业质量标准》,实行“月暗访督查、双月考核、每季联席会议、年考评”的督考机制,会同纪委、治水等相关部门,督促各主体加大保洁工作力度,去年共开展明查暗访189次,下发督办单663张。
各乡镇、街道则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制定考核办法及细则,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管理网络及机制,同时不断强化对非市场化保洁队伍的监管和引导,建立联村干部对保洁质量的监督监管机制。各村(社区)和保洁单位积极对照标准,落实日常管理制度和一线监管,不断提高保洁作业水平。
透过秀洲区的实践路径,可知无论是引入市场机制,还是由村集体实行自治保洁,最终都应“殊途同归”,达到农村环境卫生洁化、美化的目标。因此,因地制宜,尊重民情民意,才能建立起可操作性强,符合各地实际的垃圾处置和保洁模式。
“每次回家,都能感觉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家住王店的小王在外地读大学,几年来家乡发生的变化也让她积极地成为了一名保洁志愿者,“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卫生长效保洁中来,共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环境越变越美!”小王说道。
□本版图片由王江泾镇和王店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