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使其成为稳增长“定海神针”和调结构“助推器”,备受关注。近日,我市出台了《关于做好2015年扩大有效投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将其作为今年市政府一号文件,明确了今年我市扩大有效投资的目标任务、着力点、工作载体等。
加快推动投资提质增效
据悉,这已是市政府连续第三年将扩大有效投资写入一号文件,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对投资的高度重视,这也是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体现。
多重原因决定我市仍需积极谋划,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一方面,区域竞争激烈、要素制约紧迫、大城市虹吸效应等都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挑战。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然而当前物价稳定,再加上网购分流,我市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运行,难有大幅增长;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受外部市场影响较大,众多中低端产品难有增值空间。因此,从短期经济运行看,与消费、出口相比,投资见效快、关联度大,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明显,要实现经济稳增长,仍离不开相关领域持续投资。
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环保、教育、医疗等有了更高需求,投资也是解决这些民生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
为此,今年我市将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目标要求、前所未有的创新措施、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大力开展以“项目大推进、招商大引进、服务大跟进”为主要内容的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加快推动投资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加快我市转型发展、赶超发展的关键作用。
《意见》明确,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计划目标12%以上、力争增长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4%,总量达到1140亿元;服务业投资增长16%,总量达到1386亿元。结构优化上,提出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工业技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四大领域投资均力争增长20%以上。
“定海神针”投向哪里
投资这根“定海神针”投向哪里?按照《意见》,我市投资的着力点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等领域。
产业上把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作为新的投资增长点,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9%。优化服务业投资结构上,力争全年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服务业投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去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紧抓这一契机,我市重点围绕城镇基础设施布局和完善,将加快综合交通、能源保障、水利设施、高速信息等“四张网”建设,安排了乡镇(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秀洲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南湖区西青龙港河道整治工程项目等,并列入“三个千亿”工程重点推进。
统筹城乡方面,重点增加了对城市都市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乡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的投资,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实施的项目有城乡一体化供水一级管网二期、海宁至杭州轨道交通工程、平湖市农村新社区污水收集治理工程等。
投资助推产业转型的同时,还注重保障民生,提升公共服务。今年我市将推进新嘉兴高级中学建设工程、完善嘉兴图书馆二期工程、建设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项目和嘉兴市中医院急诊综合楼工程,完成嘉善县安置房建设工程(晋阳西路小区)等。
发挥民资主力军作用
如何抓扩大有效投资工作?除了延续以往项目推进、招商、服务等工作举措外,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发挥民营资本主力军作用,发挥政府性投资示范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我市一些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对接的项目为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开了一个好头。2013年11月,嘉兴市第二医院与嘉兴雅达国际康复医院签订技术和管理合作框架协议,嘉兴市第二医院负责向雅达国际康复医院派遣医疗团队,协助开展工作;去年11月,嘉兴市第一医院与嘉兴常春藤老年医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民营公助的模式共建常春藤老年医院……近日,嘉善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嘉兴内河港海宁港区环城河(海昌)作业区工程、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项目等7个项目又被列入《浙江省2014年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的示范项目》,加快推进或向社会推介。
在推动社会资本参与上,我市将加快建立全市PPP项目库,通过电视、报纸、现场会等各类形式向全社会推介一批示范项目,力争全年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市本级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引进民间投资落地的重大项目各不少于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