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名人
梅里志中有关王逵的记载 ■梅晓民 供图
竖立在南梅村梅园里的王逵植梅碑 ■陆 华 摄
官滩巷口绕箖箊,中有烟霞耆旧居。
一水盈盈钟秀气,古今人物两尚书。
——清·姚驾鳌《梅花溪棹歌》
姚驾鳌这首诗讲到了原王店镇大彭都官滩里的两位尚书,一位是杜臻,另一位就是开辟王店镇的功臣王逵。
王店镇的由来,与唐代以后五代时期一位叫王逵的人有关。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3年),王逵任嘉兴镇遏使。据明代崇祯丁丑年间黄承昊修的《嘉兴县志·职官》中记述:“后晋天福,王逵之嘉兴镇遏使,武肃王(钱镠)置嘉兴镇,即今之王店镇。”又说:“后晋王逵之武肃王时为嘉兴镇遏使,仕致柱国大夫、工部尚书。后居梅水,百亩皆植梅花,至今称为梅里。”《梅里志》亦载:“王逵字逵之,晋天福时为嘉兴镇遏使,仕至柱国大夫(古代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工部尚书,始构屋梅溪,聚货贸易,因名王店。”元代姚桐寿的《乐郊私语》也同样叙述了以上史实。
官至工部尚书的王逵,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隐居于此,志书上说:“自逵构屋于梅溪,聚货贸易,因名王店。”又“镇遏使王公逵居此,环植梅花,故称梅里”。
镇遏使是古代负责地方军事守卫之职的官员。据史料记载,唐末五代时,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镇捍防守之外,还掌有地方实权。唐代自安史之乱后,藩镇(亦称军镇)林立,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这些藩镇为了掌控所辖地区,将辖下的军兵驻屯于领内诸州县治及关津险要地区,授所属的心腹将校为镇遏使,统领其地,作为割据的资源。这就是镇遏使的由来。到了五代,镇遏使除了拥有兵权外,还有捕盗、狱讼以及税役催征等权力,俨然是地方上的重要官员。
王逵是在工部尚书任上开辟的王店镇,民间传闻,后晋高祖石敬瑭晚年吏治腐败,朝纲紊乱,以致民怨四起。王逵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而辞官,先居住在“里北九里”的大彭都(相当于现在的乡)官滩里,又称官滩头。王店镇叫“官滩”的地名有两处,一处是宝华村的官滩汇,另一处是庄安村五组的官滩浜,其实两处是同一个地方。后来又在距官滩里南约九里的地方构屋居住,并在一条河的两岸广植梅花,雅称“梅溪”,村落称“梅里”或“梅会里”,后来又在此聚货贸易,这才慢慢地有了王店镇,还在梅溪以南开辟了百亩梅园,至今仍留下“南梅”这个地名。王逵在这里繁衍子孙、代代相传。据《梅里志》记载,他的儿子王令安、孙子王延福皆成进士、任御史,历官银青光禄大夫(皇帝近臣)、太子宾客(为皇帝出谋划策的官员)。“簪缨相继,日渐殷庶,遂成巨镇”。王逵去世后,安葬在硖石西山之麓。
据志书记载,嘉兴境内的镇遏使始于唐末,终于五代十国吴越国末期。王逵在做了工部尚书之后,嘉兴镇遏使究竟由谁来担任,志书上未见记载。镇遏使虽是县以下市镇的一个官职,在嘉兴历史上职位不高,不具有重大影响,而王逵却以与王店兴市有关而产生了地域影响。
到了明代,王逵有十四孙王镛和王均。王镛字声远,明朝洪武三年(1370)举人,官至翰林院编修。王镛在王店筑有梅花庄,并有诗“吾家旧在梅溪上”。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也有“梅花庄,孝廉王镛及弟钧之所居也”句。梁孟敬《石门集》有《题嘉兴王氏梅花庄》诗。《梅里志·文苑》,王镛能诗,遗稿失传,仅存为朱克恭题水竹居一诗:“碧水澄潭自作洲,琅玕多种屋东头。旋烧新笋安茶竃,时斫嘉鱼踞钓舟。客至罢邀明月饮,人闲何必五湖游。吾家旧在梅溪上,遥忆清风度早秋。”其弟王均,字天全,亦能诗,同有《题水竹居》诗一首:“文采风流偶晋贤,由来踪迹托林泉。候门童子清如鹤,留客轩窗小如船。锦鲤寄将书咫尺,彩鸾飞下月婵娟。何时把酒同烧笋,却访东坡笑渭川。”
王镛的后代王芳,是王逵二十八世孙,清顺治年间(1644~1661)上舍(即国子监学生),王芳后代亦延续不绝。另外,王炳之子王阶,孙子、官至山西右布政使(相当于省长)的王庭,从孙、诗人及戏剧作家的王翃以及曾孙王振均是王逵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