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诗人、书画家唐佩金(1858~1929,字暎荪,号印生,亦作印僧)先生编纂的《闻川志稿》共有二十卷,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能够正式公开出版的只有前四卷。但即或如此,唐子印僧给王江泾镇和中国历史(如纺织史等)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在这部志稿的背后,还有两位大的功臣值得一书,一位叫陶葆廉,另一位叫沈云桂。他们与编者一样,都是秀水闻川(今秀洲区王江泾镇)人。前者给志稿作了“澹校”,后者给志稿作了“参校”并序。
说起陶葆廉,大家或许还熟悉一些。他是晚清两广总督陶模的儿子。据史料载,陶葆廉(1862~1938),别署淡庵居士。“少年入学,为优贡生,秉性俭约,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专心撰著,对史地考证、医学、算术,都颇有研究”,堪称清代医学家、考据家、学者。他一生淡于名利,倾向维新,被誉为“维新四公子”之一。光绪十七年(1891),陶模任新疆巡抚,葆廉随父赴新疆,沿途逾长城、渡瀚海,经古代蒲类(今巴里坤)、车师(今吐鲁番)等地,行程11200余里抵乌鲁木齐,以日记方式记述途中所见所闻,著成《辛卯侍行记》。二十八年(1902),代理浙江大学堂总理。三十三年又被召入对内廷,授陆军部军机司郎中。光绪末年(1908年),因大臣屡荐,为硕学通儒,记名提学使。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对嘉兴地方公益事业颇多关注。1919年11月,曾奉命会办苏浙太湖水利工程。1921年10月19日,在上海致电北洋政府内务部、财政部,汇报嘉兴、平湖、海盐、嘉善、桐乡、海宁各县迭遭飓风和水灾的情形,要求救济灾民。还著有《陶方子行述》1卷、《求己录》2卷、《求古录》3卷、《测地肤言》1卷、《舌鉴辨证》2卷、《医学答问》4卷等。1914年,浙江通志局成立,被聘为分纂,对整理地方史料颇多贡献。还校阅了《闻川志稿》、《盛湖志》、《竹林八圩志》等志书,并为之作序跋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避居桐乡。次年秋,因愤疾交加去世。观其一生,实为学者中的典范。
沈云桂(1864~1921年),一名云,字秋帆(又写作“秋凡”), 号蘧庐,又号闻湖蘧庐生,系闻川世家望族。1860年为避兵祸,其父举家迁盛泽,租房居住在观音弄。1864年正月,沈云桂降生。正月二十八日,“湖州贼(指太平军)犯盛泽,沈支山之众亦大掠,纵火焚民居几大半”,襁褓中的沈云桂被父母抱着逃往郊外农村。为防备可能出现的第二次灾祸,沈云桂父母便在近镇之永福桥(俗称计家木桥)边租房居住下来。这一系列史实,沈云在《盛湖竹枝词》自叙中都有所记述,“我生不辰,适丁阳九之厄;乐郊爰得,籍避元二之灾”;“观音弄口,永福桥边,呱呱坠地之时,呀呀学语之岁”。沈云桂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功底极深,柳亚子有“翩翩少日、兰成射策之才”的赞语。成年后在外游学历久,多与名人交往,文名籍甚。《盛湖竹枝词》序二的作者唐佩金写道:“余与君为文字交垂三十年,曩撰《闻川缀旧诗》及《闻川志稿》皆就正于君”,由此可见一斑。后在盛泽娶妻成家,首育两子。不幸前妻过早离世,为此又择盛泽南仲家弄蔡氏女为继室。随着父亲去世和第三子降生,家庭生活重担压上了他的肩膀。为侍奉老母、教育孩子,云桂才逐渐安定下来。诚如自序所云“今者倦飞之鹤复归华表,相识之燕重认乌衣”。那时,地方新式教育之风初开,他先后受聘于盛泽郑氏小学和盛湖公学,并迁居至阳春弄,与学校就近居住。曾率先参加南社,成为他这一辈盛泽知识分子中参加南社的第一人,可称为南社吴江的长者。生前著有《盛湖竹枝词》和《盛湖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