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街镇风采
花鸟港村"三治融合"理念深入人心
2014年12月23日 09:17 来源:嘉兴日报 撰稿 冯斌杰

   律师及时解答,党员干部耐心宣传;乡贤热心公益,身边人成了道德模范;村里的事情大家管,村嫂组成监督队……今年以来,王店镇花鸟港村立足自身实际,借鉴和创新“枫桥经验”、高桥做法,以普法工作为抓手,推进“法治”建设;以文化工作为抓手,推进“德治”建设;以中心工作为抓手,推进“自治”建设,在全村开展以“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除矛盾”为主题的“三治”建设工作,“三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以“法治”促平安

  矛盾从源头预防,纠纷就地化解,花鸟港村小事不出村、小矛盾不上交并没有什么法宝,只是用好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发挥好村级“老娘舅”的作用,再通过平安宣传,将这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传播到每家每户,全村形成了知法、懂法的氛围。

  如今,秀洲区142个村均已实现农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律师陈云就是花鸟港村的结对律师。“近年来,村里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平时村民们有法律问题向陈律师咨询,都能得到细致、耐心的解答,有时农户不知道该怎样依法维权,陈律师还会主动帮助村民收集材料,帮助村民维权。”据花鸟港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花鸟港村还主动让法律顾问参与村里重大事项的决策以及民主法治教育和宣传活动。

  今年“一户多宅”拆除行动中,由于涉及自身经济利益,村内24户农户在拆除工作刚开始时大多不愿配合。“为了妥善化解矛盾,王店镇联村干部和村干部共同下村走户,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反复宣传政策,最终得到了24户农户的认可,‘两宅’全部被依法拆除。”该负责人说。

  

  乡贤成村里“德治教材”

  在花鸟港村,一批在当地群众心目中拥有很高威望又热心公益的企业家,被村民们称为“乡贤”,这些人为百姓的利益多方奔走,倾听和反映百姓呼声,为村民们树立了道德榜样。

  曾参与反映公交线路改线计划反映民意的浙江嘉民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培林,就是花鸟港村的村民。除此之外,沈培林还在协助调解矛盾、修筑道路等事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花鸟港村,这样的“乡贤”不在少数,成为村里“德治”建设最好的教材。“今年花鸟港村危桥重建工作中,嘉兴市银河纺织有限公司老板沈林荣主动提出为村里浦家村前木桥建设工程捐款一万元,同时又为村道路拓宽工程捐款一万元。”花鸟港村治保主任冯斌杰说,在沈林荣的影响下,周边农户纷纷配合道路拓宽工程,让出占用的土地,桥梁和道路拓宽建设均得以顺利完成。

  为推进“德治”建设,花鸟港村以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礼堂为平台,以“道德讲堂”、“文化表演”等定期活动为阵地,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并通过开展“道德讲堂”讲述道德人物模范事迹,颂扬好人好事,评选“文明家庭”,“文明小康户”,树立群众身边看得见、够得着、学得了的先进道德模范,让村民们自觉践行模范精神。

  

  “自治”投身中心工作

  推进“法治”、“德治”建设,是为了最终达到“自治”的目的。

  在今年开展的“五水共治”工作中,花鸟港村的张家浜作为垃圾河被列入了整治名单,清理时打捞沉船、圩岸加高、清淤疏浚等工作直接与农户利益息息相关,然而经过宣传发动,在落实土地时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响应,清理工作顺利完成并通过了验收。

  同样情形还出现在了打捞沉船工作中。“水泥船以前都是农户个人出钱买的,现在打捞上来需要销毁,也牵涉农民利益。但因为前期的宣传工作和平时的‘三治’建设,农户们对于这项工作也十分支持,愿意放弃个利益,为水环境整治出一份力。”该村相关负责人说,在打捞沉船工作中,花鸟港村共计打捞销毁沉船71只。

  村民们在“中心工作”中的“自治”远不止支持与配合。在村长邵爱珍的带领下,花鸟港村的村嫂们还主动拿起手中的相机,为河道拍照,成了“五水共治”的监督员和宣传员。村里的平安巡逻队等服务团队,也积极发挥队伍作用,提醒村民注意安全。

  在推进“自治”建设中,花鸟港村实行“五事工作制”,让村民代表全程参与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和落实,进一步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把党务、村务、财务的“三务”公开工作做得更细更及时。二是抓好各项中心工作。及时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组长会议,把“五水共治”、“清三河”、“四位一体”卫生保洁、工作进行宣传发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照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积极推进我村自治建设做好各项中心工作,确保开展的中心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标签:王店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