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彩票业要以公信力重构公益性
2014年11月5日 08:45 来源: 嘉兴日报 燕 农

  据财政部的数据,我国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累计销量已分别达到1万多亿元和7354亿元,去年销售总额超过3093亿元,同比增长18.3%。但媒体调查发现,巨额公益金的去向扑朔迷离,部分地区的福彩中心也陆续被曝出兴建培训中心、豪华办公楼、私营高级酒店等乱象。有关人士认为,彩票业应以公开透明赢得公信力,并重视“问题彩民”。

  我国彩票业自诞生以来,似乎从不缺少“黑镜头”。稍早一些的体育总局挪用彩票资金2787万元炒股事件,不再旧事重提也罢,去年7月,山东、湖南等多省审计机关纷纷发声,就201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进行报告,其间,不时披露彩票公益金被改变用途、重复申报、挪用等消息,引来众人关注。

  梳理去年那场彩票公益金审计“风暴”,至少三个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是公益金不公益,成为彩票管理部门的“唐僧肉”。譬如,山东省及下属8个市、62个县的体育部门将3447.28万元公益金,用于办公经费、办公楼维修及车辆购置等。二是公益金的分配太过随意,有的地方财政部门尚未制定彩票公益金的分配管理办法,即使制定了也未明确市、县分成比例。三是彩票发行费一直占到彩票收入的15%,远高于国际通行的5%,随着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去年发行费总额超过了450亿元。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我国彩民以低收入者居多,其中流动人口购买彩票的比例较高。由此形成了一个错位的利益关系:本应受到社会公益事业和保障体系惠顾的中低收入者,却成了以彩票销售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主力军。更重要的是,我国彩民人数早已超过两亿人,按照国外相对成熟的彩票业市场看,“病态彩民”大约为2%~3%的比例,但我们并未建立起“问题彩民”的救济制度。

  一方面是彩票公益金流失严重,动辄被管理和发行部门挪用,以满足部门利益;另一方面,彩票发行机构的日常运营、代销人员的代销费用等彩票发行费,随着彩票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而越来越庞大,背后借彩票发行获得的优渥待遇令人浮想联翩。再者,对中低收入者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空吸效应”,却没有矫正措施和救济制度。这些问题都导致彩票业的公益性严重受损。

  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彩票是国家设立的公益事业,公益指向与公立特性决定了必须严格管理、规范运作。从根本上说,彩票业的监督体制或需调整。现行体制下,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彩票的监督管理,各级民政和体育行政部门负责福彩和体彩的管理发行。尤其到了地方,彩票管理和发行机构,只是民政或体育部门的一个下属机构,级别不高,各种监督触角不易延伸至此,却掌管着巨额销售资金,风险陡然倍增。而财政部门监督又往往局限于业务领域,难以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效力。

  改革彩票业的监督体制,甚至引入第三方监督平台,让彩票业公开透明,同时,合理核定发行费用,并建立“问题彩民”的救济机制,是彩票业重构公益性所绕不开的系列问题。

标签:公信力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