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老龄化程度十年全省居首 嘉兴迈入社会化养老时代
2014年7月16日 08:24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戴纯青 通讯员 李宏平

  “‘银发浪潮’来了!”对于嘉兴来说,这早已不是个预言。从1998年提前全国1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算起,嘉兴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最新统计显示,当前,嘉兴市老年人口总数达到77.07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2.28%,老龄化程度连续10年居全省首位。

  “再过几年,每四个嘉兴人中就将有一个老年人,届时我市将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市民政局副局长、老龄办主任任国明告诉记者,我市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同时高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的趋势也在持续加剧。

  养老问题“压力山大”,怎样应对这一挑战?近年来,我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下,嘉兴养老正全速迈进社会化时代。

  菜单式养老从“一刀切”到“量体裁衣”

  “阿拉伯数字‘1’是一根小棍子,‘2’像一只小鸭子……”这里不是幼儿园的启蒙课堂,循循善诱的“老师”与聚精会神的十多位“学生”都已白发苍苍。

  去年,海盐县老年公寓乐龄社工事务所组织起了老年互助学习小组,一方面为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充电”,另一方面也以互助学习的形式带动老年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个社工项目开展以来,许多老人不仅学会了自己找房间、坐电梯、打电话,还融入了集体活动,交到了新朋友,生活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老年人有生活照料的需求,也有精神生活与心理需求;与普通老人相比,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更为迫切而困难。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嘉兴失能、半失能老人总数为4.37万,占全部老年人口的5.67%。

  针对这一老年人中的“弱势群体”,近年来,一种“喘息服务”在禾城悄然兴起。对于本地户籍且居住在此的拥有失能老人的低收入家庭,政府埋单由专业家政人员提供临时性替代护理服务,使原本身心疲惫、精神压抑的失能老人家属有个“喘息”的机会。此外,在居家照料服务日趋精细化的同时,继全省首家老年护理院落户嘉兴之后,嘉善县社会福利中心、海盐县老年公寓二期等一批公办的保障型护理项目建设正在加速,专业康复医院的建设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不同类型的老人有着不同的服务需求,过去我们提供养老服务的方式是‘一刀切’,保证老年人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现在生活品质提高了,在养老服务上也要‘量体裁衣’,满足更多老人的个性化养老需求。”任国明说。

  开放式养老变“独角戏”为“双轮驱动”

  “我们老年公寓现在有100多名户籍老人入住,预计能获得10多万元运营补助,这笔钱对公寓软硬件提升能起到不小的作用。”日前,市区一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对于辖区内已取得床位建设补贴、财务管理规范并持续正常运营的民办养老机构,嘉兴市本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将按户籍老人入住人数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这一举措走在了全省前列。

  民办养老机构方兴未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社会组织也正成为嘉兴养老事业中的一支生力军。

  到上月底,嘉善县开出的全省第一辆“颐养惠老”健康服务流动车运行已满一周年。据统计,随车流动的健康档案、医疗咨询、基本护理、小病诊疗等健康服务已为该县的300多名老人提供上门服务3000多次,受到了广大老人与家属的一致好评。

  家政服务、陪伴照料、健康咨询……在嘉兴,“老人需要的服务,政府来埋单”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随着青鸟社会服务中心、寸草心为老服务发展促进中心等40余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逐渐成长壮大,不少社区居委会正从冗杂的老龄服务中“减负”,大小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老年活动室有了来自社会力量的专业管理者。

  “我们为什么在养老服务体系前面加‘社会’两个字?因为养老不单单是个人或者政府的事,而是需要家庭、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今后,我们要把更多服务交给社会组织、交给企业去做。”市民政局局长沈海明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下,嘉兴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从政府“唱独角戏”到政府扶持与社会力量“双轮驱动”,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的发展在全省和全国走在了前列。

  普惠式养老,让“盆景”化为“风景”

  上个月,嘉兴市本级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级评定结果公布,南湖区与秀洲区共有75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参与评选,其中新兴街道运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25家获评5A级。根据《嘉兴市本级社会养老服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根据不同的等级评定结果,参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将获得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

  从政府部门指导、社区自发建设到明确补贴额度、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截至2014年6月底,嘉兴全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其中达到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标准的有509家,覆盖超过60%的城市社区和36%的农村社区。

  “9643”是老龄工作领域受到较多认可的一个比例,它意味着96%的老人由家庭与社区承担;4%的老人进入专业养老机构;全部老人中,3%左右的情况特殊老人享受特殊护理服务。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风生水起的同时,嘉兴机构养老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今年春天,平湖首家民办养老机构——兴平颐养园开始试营业,这是全市第106家专业养老机构,也是2004年我市民间资本试水养老事业以来的第25家民办养老机构。随着桐乡、海盐等地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相继突破3.1张,嘉兴距离2015年每百名老人拥有4张养老床位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嘉兴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养老工作不能满足于在局部的点上‘雕琢盆景’,而是要在整体的面上‘打造风景’。”任国明说,在22.28%的人口比重、超过17%的年增长率的压力下,社会化、普惠化成为嘉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之一。

标签:老龄化 责任编辑: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