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正在各地进行,浙江某地参加阅卷的老师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映,语文阅卷速度实在太快,一篇作文平均1分钟判阅完成,4个小题7个得分点的阅读题,不少老师平均用时9秒判完。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高考作文快速阅卷是普遍问题,有人甚至称之为“草菅人命”。
看到“一篇作文平均1分钟判阅完成”,大家都感到很震惊,可我对此并无新奇之感,甚至怀疑一篇作文判阅时间是否真的达到了1分钟。我虽然没参加过高考阅卷,但曾连续十多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阅卷,多次亲身经历“刮风”一般的阅卷场景。可以毫无夸张地说,相比高考作文“1分钟内定生死”,考研政治论述题往往几秒钟便生死已定。有些阅卷老师,几乎在眼睛瞄上答案的同时,手下的分数就已经给出,有时连考生写什么都没看清楚……高考作文阅卷,有时候大概也是如此吧。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儿”,对于高考生尤其如此。1分之差就可能决定一名考生能不能考上大学、考上重点,阅卷过程中的每一个“冤假错案”,都可能决定一名考生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高考阅卷关系到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是最应该精益求精的,最不能马虎和出错的,有关部门应像重视高考、高招一样重视阅卷工作,避免阅卷老师大笔一挥制造“冤假错案”乃至“草菅人命”。
应该看到,有些阅卷老师责任心不强固然是制造“冤假错案”的原因之一,但阅卷时间仓促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高考阅卷工作限定在几天之内完成,一名老师平均每天要判阅1000份至2000份试卷,时间太短,工作量太大,草率判阅、匆匆打分便在所难免。那么,高考阅卷有必要在几天之内完成吗?高考分数有必要急于在6月底公布吗?我觉得完全没必要。以前高考7月初举行,并没有影响新生9月初入学,现在高考提前到6月初举行,时间很充裕,完全可以给阅卷工作更多时间。延长阅卷时间,降低阅卷速度,显然是提高阅卷质量、减少“冤假错案”的重要途径。
增加阅卷老师数量也是可行的办法。但不管是延长阅卷时间还是增加老师数量,都需要增加阅卷经费投入。阅卷工作是很辛苦的,但阅卷老师得到的报酬并不高,有关部门为了减少报酬支出而限定高考阅卷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进而造成大量“冤假错案”,显然是十分荒唐的,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增加阅卷经费投入,同样是提高阅卷质量的必要之举。
此外,要严格阅卷老师资格审查,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以倒逼阅卷老师提高责任感。
每份试卷都寄托着一名考生的升学梦,凝聚着一名考生的十年寒窗苦,切不可让阅卷毁了高考公平。避免高考阅卷“草菅人命”,这是有关部门应负之责——既是对广大考生负责,更是对教育事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