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出台健全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的意见,提出通过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多渠道补偿机制等办法,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占比达到当地的60%以上,区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医改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这几年,我市一直把“强基层”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为的是让患者在县、乡、村和社区一级医疗机构就能得到所需服务,给人满为患、一号难求的大医院“减负”,缓解“看病难”。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调动群众和医务人员双方的积极性。这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任何政策都要依靠人去执行,否则再精巧的制度设计都会停在纸面、流于形式。就基层医改而言,只有医患双方都自觉自愿成为制度的维护者、政策的执行者,才能取得成功。
应该说,这几年,我市大力推行药品零差价,提高基层医院医保报销比例,的确缓解了“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双重压力。但是,基层医院的就诊率却没有大起色。究其原因,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有所提升,但是药品种类却少于大医院,影响了老百姓就近求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基层医生的工资财政包干,绩效体现不明显,不少优秀医务人员另谋高就。
由此可见,医患双方任何一方的积极性遭遇“挫伤”,都可能使医改受阻甚至搁浅。为此,新机制将医患双方的利益当作改革的焦点。针对群众诉求,鼓励基层医院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统一增补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增加药品种类。针对医生诉求,提出如下举措:其一,鼓励在绩效工资内搞活分配,业务好的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可以提升20%到30%,收支结余中还可以提取部分作为福利和奖励基金;其二,鼓励大医院采取托管的方式与基层医院合作,开展人力资源、业务培训等交流;其三,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对先进基层医疗机构给予相应奖励。凡此种种,旨在确保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
医改强基层,看病不折腾。相信随着新机制的逐一落实,有效回应医患双方的诉求,就能调动起医改的最广大参与力量,让“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不折不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