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千里眼”盯着学校“透明厨房” 监管部门随时可以“查岗”
2012年7月21日 08:16 来源:南湖晚报 记者 钱姬霞 实习生 王婵婵 黄慧仙

    饮食安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对父母来说,尤其担心儿女在学校的饮食安全。但是,对于将孩子送到秀洲现代实验学校和嘉兴高级中学的父母来说,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这两所学校,食堂的厨房都装上了探头,而通过这些探头,秀洲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科随时可以“查岗”。

  据悉,这样在厨房里安装“千里眼”的妙招,是我市在全省最先提出的,目前,杭州也已经开始试点。

  

  有人没戴帽子

  电话马上打过来

  昨天下午1点左右,记者走进秀洲现代实验学校的食堂,还在餐厅,记者就看到了2个探头,之后,依次在餐具清洗消毒间、面点间、烹调间等均发现了探头,尤其是烹调间的探头,还是360度无盲区的。

  “现在是放暑假期间,我们这里没几个人吃饭,但正常上学期间,我们这个食堂每天中午有3500多名师生用餐,早晚也有1800多名师生用餐,饮食安全相当重要!”食堂负责人耿金荣告诉记者,“尽管在饮食安全方面我们一直很注意,但毕竟管理人员有限,一不当心,工作人员还是会有所倦怠,出现一些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但是,自从在食堂里安装了16个探头,工作人员比以前更自觉了,毕竟背后有一只‘眼睛’在看着啊!” 耿金荣介绍,“打个比方说,现在天热,如果没有探头,有些工作人员可能悄悄摘下了帽子,但是有了探头,他们是绝对不敢不戴帽子的!有一次,有个工作人员忘记戴帽子,餐饮服务监督部门的人员很快就打电话过来叫我们纠正!”

  据记者了解,除了食堂自身的管理人员、餐饮服务监督部门的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面点间、烹调间等有何操作不当,学校校长和总务室主任也可以随时查看视频监控的情况,甚至连学生家长如果对食堂的饮食安全不放心,也可以通过视频资料了解食堂的具体运行情况。

  

  24小时不间断

  资料能保存15天

  昨天下午,记者专门来到秀洲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科。在这里,记者看到有一台电脑就是专门用于远程监控秀洲现代实验学校和嘉兴高级中学食堂的。

  “看,通过这样简单的切换,我们可以实时了解两所学校的餐饮安全情况。”秀洲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任建伟向记者介绍,“视频监控是24小时不间断的,而相关的视频资料目前可以保存15天左右。”

  通过探头监控学校食堂的餐饮安全,这是任建伟最先想出的点子,他说:“主要还是考虑到学校是餐饮安全监管的重点,但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不可能无时无刻待在食堂里,而我们监管部门就更不可能天天跑去,所以,装上探头,一方面对食堂工作人员有了约束,即他们在洗刷、切配、烹饪等各个环节都会顾忌背后有一只‘眼睛’,另一方面,我们也节约了东奔西跑的人力物力。”

  

  希望全市推广

  但难度还很大

  只要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监控到学校食堂的餐饮安全,这确实是个省时省力的办法,任建伟表示,他们一直希望这样的“千里眼”能在所有学校推广,甚至可以在社会餐饮单位全面推广,但是,他也坦言:“虽然效果很好,但推广难度很大。”

  任建伟分析称:“首先,探头的安装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有些单位可能不愿意;其次,有些人员会认为视频监控涉及自己的隐私,也会有所异议;再次,社会餐饮单位比学校更复杂,要叫他们自觉接受我们的视频监控都很难,更何况还要让他们自己出钱安装探头。”

  另外,任建伟还提到,目前仅有两所学校在他们的监控范围内,所以有什么操作不当,他们可以马上打个电话,但是如果这样的方式全面推广,仅靠电话沟通显然是不行的,最好还能有相应的在线交流软件系统等。

  

  有社会餐饮单位主动装了探头

  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认为目前还无法在全市餐饮单位推广“千里眼”,但记者惊喜地发现,洪兴路上的客回头美食城已经主动推出了这样的服务。

  据“客回头”一名姓许的经理向记者介绍,几个月前,他们就已经在厨房、餐厅等处安装了10多个探头,目的是让消费者在消费时看得清清楚楚,而消费者看到他们的洗菜、切配、外卖包装等环节操作规范,一定会更信任他们,也就一定会“回头”。

  对于主动推出“透明厨房”的做法,昨天,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表示赞赏,同时,餐饮服务监管部门也呼吁更多的餐饮单位大胆走出“透明”这一步,而如果餐饮单位在对消费者“透明”的基础上,还能主动对监管部门“透明”,那全市的餐饮安全工作一定会前进一大步。


 

标签:卫生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