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要进行环评,如今园区规划也要过“环评关”。近期,一场以市镇工业园区为主角的规划环评推广工作在市本级、桐乡、海宁等地全面铺开。根据统一部署,年底前全市54个市镇工业园区将全部完成规划环评工作。
规划环评,是指对某个区域或某个行业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整个区域和行业的环境容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相对于项目环评,规划环评更注重从决策源头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方面起到绿色导向作用。
在全世界范围内,规划环评已是一种趋势和潮流,我国于2005年出台了相关条例。然而,由于注重长期利益、全局利益,与“重审批轻规划”的部门利益和“短平快出业绩”的地方利益相冲突,一些地区和部门总是以种种理由逃避规划环评的责任。
在被视为GDP“马达”的工业园区,漠视规划环评制度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眼中“先上车后买票”甚至“不买票”的惯例。这往往导致工业园区创建之初就多从经济利益出发,较少考虑环境因素,规划制定随意,不仅引进企业良莠不齐难以形成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影响大的污染企业还会成为区域生态的害群之马,最后不得不先发展、后污染、再治理,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其实,项目环评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规划环评的条例也陆续出台,制度迟迟推不下去,肯定不是观念、技术和资金的问题。可以说,只有瓦解急功近利的片面发展观,才能让规划环评从观念转化为行动,也只有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才能真正让规划环评成为发展的绿色向导。这无疑需要地方政府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嘉兴曾在全国率先将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责任落实到县(市、区),2010年底又在全省率先开展市镇工业园区环境整治工作,计划今年实现全市54个市镇工业园区环评规划的全覆盖,那些整治不达标的园区或企业将被处以包括项目限批、企业关停等在内的多种处罚。
实际上,以强有力的环境执法权关闭一批污染工业园区,制定将环境指标纳入官员考核制度的革新举措,原本就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唯有如此,才能破除工业园区发展的环境羁绊,从源头筑牢生态“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