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人物:年过七旬王店籍老人七年手绘七米长卷 还原梅里古镇风貌
2012年1月31日 08:30 来源:嘉兴日报
    这是77岁的王店籍老人送给故乡的厚礼,一幅近7米的画卷《沧桑古镇,梦境依旧》,俨然是微缩版的梅里(王店旧称梅里)古镇,这幅长卷近日在王店镇引起了轰动。画卷总长6.4米,贯穿全镇的梅溪静静流淌,两岸古建筑鳞次栉比;铁佛寺、古南寺等古迹香客云集,香火旺盛;长水塘水面上白帆点点,河岸人家正在吊脚楼下忙着洗衣……这是老人回忆中的古镇,他用画笔一点点还原在纸上,让从未见过古镇原生态风貌的后辈大开眼界。

  这位老人名叫陈海滨,是土生土长的王店人,出生在当时被称为“万安坊”的人民街上,上世纪50年代曾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从此一直留在外地。因为学的是建筑专业,又从事房屋设计工作,老人对故乡的古建筑特别有感情,每次探亲回王店,他都要去从小生活过的“小桥、流水、人家”走走看看,那些熟悉的风景总能勾起他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7年前,陈海滨突然迸发灵感,想用画笔“保留”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现在的古镇变化已经很大了,那些老房子有的已经破损,我觉得很可惜。”老人说。于是,从打草稿开始,几易其稿,每一座古桥、每一棵古树的具体位置,老人都一丝不苟地标注在图中,犹如一幅素描版的古镇地图。除了静态的建筑物,老人还勾勒了“施王老爷迎会”等当地传统民俗场景,这幅动静交融的长卷被人戏称为王店的“清明上河图”。

  为完成这个心愿,陈海滨花了一番苦功夫。他生怕自己的记忆有疏漏的地方,于是多次从外地回镇上考证,并邀请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们共同回忆,大家经常凑在一起叙旧,很多陈年往事从聊天中渐渐清晰,给老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有一次,为了画一座古桥,陈海滨先后三次实地考证。“桥在镇东,名字到底是叫‘广平桥’还是‘广宁桥’呢?我一直没法确定。”老人说。去年4月,他特地带上相机,为古桥留影,放大细看后发现,石板上的确刻的是“广宁桥”,还有“乾隆七年造”的字样。这时他才松了口气,工工整整地在纸上标注下“广宁桥”。

  透过古镇长卷,老人对保护古建筑的殷切之情跃然纸上。细数一下,画卷中光古桥就有30余座,古建筑更是数不胜数。老人告诉记者,王店镇历史悠久,古建筑自成风格,例如木柱吊脚楼。楼下的地板翻开,就是一个河埠头,典型的王店民居特色。可惜这些建筑几乎都已经改成水泥柱,木柱吊脚楼已经成为历史,让老人惋惜不已。在亲友的鼓励下,陈海滨老人又开始新的创作,他开始画记忆中的建筑物,例如老火车站,据说在1917年时曾接待过孙中山的造访。“让每个建筑物独立成画,算下来要画20多张。”他说。

标签:古镇 责任编辑:俞佳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