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贾庆林: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 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2011年12月15日 21:28 来源:新华网 记者 吴晶晶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全国统战部长会议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着眼大局、谋划发展,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加强培训、增强素质,打造品牌、彰显价值,不断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全方位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贾庆林首先对今年统战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统一战线落实新要求、开拓新领域、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各级统战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着力完善政策措施,着力整合资源力量,着力打造工作品牌,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贾庆林强调,201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环境,是统一战线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准确把握统一战线面临的形势任务,切实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感。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正确看待我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共同致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认识一致性基础上多样性的新发展,努力巩固发展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爱国统一战线。

  贾庆林指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统一战线的职责使命。要紧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加注重思路创新、突出全方位立体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突出民生改善,更加注重聚合效应,突出统战特色,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强大力量支持。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文化改革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参与协调社会关系,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贾庆林强调,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底,各民主党派省级组织和民主党派中央、省级工商联和全国工商联陆续进行换届,其他统战团体也将进行换届。顺利完成换届工作,直接关系到政治交接的全面实现,关系到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持续发展。要坚持搞好政治交接,确保政治信念薪火相传、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努力把政治素质好、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选拔出来。要加大选拔使用力度,切实把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纳入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党外干部安排使用力度,并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培训,努力帮助党外干部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贾庆林指出,要着力研究把握规律,深入研究统一战线各领域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努力以统战理论研究新成果为党的理论创新作出新贡献。要紧密联系我们党提出建立统一战线9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发展6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发展30多年的伟大历程,紧密联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紧密联系我们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努力回答对统一战线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推进统一战线事业提供理论支持。要充分认识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根本指针,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重大任务,坚持照顾利益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是巩固党与党外人士联盟的重要原则,建设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和统战干部队伍是统一战线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贾庆林要求各级党委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健全统战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为统一战线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各级统战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主持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统战部长,以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管高校党委和统战系统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

标签:国内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