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用照片讲讲“我们”和“他们” 一群用镜头说话的姐妹要办影展了
2011年3月7日 08:27 来源:南湖晚报 居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摄影圈里的男性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我们很少能听到女性摄影师的声音,其实女性摄影师有着很多优势: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在拍摄过程中比男性更有亲和力。

  下周二,又是一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嘉兴市摄影家协会女摄影家分会的一群喜欢摄影的姐妹,将在市美术馆举办一场名为“生活·影像”摄影照片展,来展示她们的精神风貌和创作水平。此次摄影展将展出17位女摄影师的17组作品,每组作品以4~6幅照片为组照的形式记录同一事物,主题大多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老人、小孩、工人、花草、阳光……女摄影师们说:“姐妹们都是业余摄影‘顽童’,只是试着整理出自己拍摄的照片,用组照或专题式样,说说镜头后面的‘我们’和镜头前的‘他们’。”

  嘉兴美术馆是这次展览的承办方之一,馆长张觉民说:“相比于男性摄影师注重技术,这群女性摄影师对事物的观察更加细腻,生活化的照片容易走进生活,更加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今天,随着她们的镜头,让我们听听这群“玩着”摄影的姐妹的故事。

  她说:

  女性摄影师“感情用事”,作品个性强

  寿平,嘉兴市摄影家协会女摄影家分会会长,也是嘉兴女性摄影家圈子里的“元老级”人物,2004年,浙江女摄影家协会成立时,她便是嘉兴地区的代表。寿平开始学习喜爱摄影的时间甚至要追溯到她15岁的时候,在“文革”中被批斗的父母从农场回家后,她用家里唯一值钱的海鸥相机为他们拍下她的第一张照片。

  寿平觉得,男性摄影师往往技术能力强,但女性摄影师胜在“感情用事”,更善于用镜头表达情感,“姐妹们拍摄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照片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熟悉的人往往看到照片就能和作者对上号。”

  寿平这次参加展出的组照作品叫《光之魅力》,一束光从树缝或是山顶上透出来,带出一片温暖,这也是多年来她一直创作的题材。“其实我更愿意叫《冬日里的阳光》,那种感觉就像是我亲历了‘文革’中父亲残酷的批斗会后,身边的小男孩拉着我的手,安慰我‘明天就会好起来的’;也像是我流浪街头时,好心人偷偷塞给我的一个窝头。”寿平希望通过手中的相机来记录阳光、感恩阳光。

  她说:

  相机换了又换,不以得奖为目的

  在这次展出的17组作品中,反映农民工题材的特别多,有窑工,有建筑工人,还有电力工人。“也许是农民工身上朴实的特征打动了我。”网名“竹园子”的作品主题叫《建设者》,拍的是一群憨厚羞涩的砌筑工人的脸。

  “那是一场砌筑工人之间的比赛,我对着那个看起来特别朴实的砌筑工人拍了整整一个下午,回家后整理照片时才发现有200多张,拍照时他很紧张,在发现我的镜头时,还特地停下手中的活,对着我的镜头笑,摆POSE让我拍。”一年多前,“竹园子”开始关注起建筑工人这个题材。

  后来,“竹园子”拍了越来越多农民工的照片,花匠、电焊工、“蜘蛛人”都被收入镜头。“每次把镜头对准这个工人群体的时候,他们都会做出同一个反应——冲着你的镜头笑,这是我们在拍其他人物题材时很少遇到的。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把拍摄到的照片洗出来送给他们。他们也许一辈子也不会走进美术馆,不知道自己的脸孔成了主角。”

  “竹园子”说,她最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拍了这么多年的照片,相机换了一台又一台,水平却没有提高多少。后来我释怀了,很多摄影师为了获奖,而我的摄影是没有目的性的,拍照就是一种单纯的记录。”

  她说:

  大单反太难,小数码也能拍出精彩

  要成为嘉兴市摄影家协会女摄影家分会会员有个条件:有两幅及以上作品在市级比赛中获得优秀及以上奖项。目前协会正式会员有80多人,但常参加活动的摄影爱好者很多。参加这次展览,有正式会员的作品,也有摄影爱好者的,汪卫忠的《民工的孩子》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照片甚至没有用专业的相机,而是用小数码拍摄的。用姐妹们自己的话说,“汪卫忠的照片虽然在技术、光线明暗处理上都有欠缺,但照片却能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

  “照片中的主角是小区里打扫卫生的工人的小孩,他们每次见到我,都会喊‘拍照片的奶奶来了’,我喜欢给他们拍照,还会把拍好的照片送给他们。”和新中国同龄的汪卫忠是上了老年大学后才接触摄影的,还曾经连续两年获得过我们晚报99号网站组织的《人·车·生活——时尚摄影大赛》三等奖。“儿子很支持,2009年托朋友从国外带了一台数码相机给我,不过我还是觉得原先的小数码用得顺手。”

  就像张觉民馆长说的:“现代技术进步,相机只能解决技术问题,但怎样拍出故事性,却不是光光有好相机就可以的。”姐妹拍照的故事太多,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能一一记录,但怎样拍出好照片,也许大家能从这群女摄影师的作品中体会一二。

标签:嘉兴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