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大学评教遭遇“鸡肋说” 学生打分“由热到冷”烦琐!毫无成就感可言
2010年12月11日 07:51 来源:

  老师给学生打分,天经地义。然而,当学生手上也开始握有对老师课堂表现的“打分权”,且学生评分构成老师收入的一大考核指标时,师生间的关系却起了微妙变化——

  “学生的平均成绩原来是70多分,后来变成80多分,最后大家的成绩都很好,变成了90多分。”这一怪象,发生于国内顶级学府清华大学。

  不久前举行的大学校长联席会上,与会的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不惜自曝“家丑”,呼吁国内大学管理层重视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建设:为了考核教师教学效果,国内很多高校引入了学生评教,但引发的一大后果是:“一些本可以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现在却变得放纵学生”。大学教学领域,出现了“盲目的增值”。

  学生评教,即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打分。这一上世纪20年代起源于美国高校的专门针对教师教学效果而建立的评价模式,如今已经成为美国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但在国内,大学把学生评教纳入高教评估体系的历史,迄今只有10余年。

  学生给老师打分,其可信度有多少?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多大程度上会因为学生评教而“打折”?如果学生评教失真,大学又有怎样的修补机制?记者在走访国内多所高校后发现,作为一种高教评价模式,学生评教在校园里生根的同时,也结出了各不相同的“果实”:有的酸涩,有的甜润。

  “鸡肋说”|烦琐!毫无成就感可言

  记者踩点:北京市海淀区某国内知名大学

  评教模式:学生匿名评教+同行评议

  评教效果:不纳入教师晋升考评,多数学院不看重评教结果

  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所国内名校,教学评估办公室副主任姜伯君眼瞅着刚装订完的厚厚一叠学生课程评估报告,长叹一口气。未来一周,他将把学生评教的统计情况,递送给校长办公室以及各院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

  从评教指标设计,到数据汇总、统计,再到最终完成数据分析,将评教结果打印成册,这是一个工作量相当巨大的工程。但对姜伯君来说,“大功告成”后,却没有太多的成就感。“教学评估已经做了整整10年,但它对教学到底是起了制约作用还是促进作用?说不出来!”

  学院袒护低分教师:“他们是公认的科研骨干”

  早在10年前,这所国内一流名校就启动了教学评估工作,具体操作模式是“以学生匿名评教为主,同行评议为辅”。

  每学期结束后,所有本科生将对所修课程进行网上教学评估。教学评估表上,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等方面,总共设计了10个问题,每个问题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细化为9个呈现递减关系的评分尺度。

  评估表的问题设计,聚焦教师执教的诸多细节领域,如“老师能耐心认真地对待我们课内外提出的问题”,“老师讲授清楚、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老师能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效调节授课进度”等等。学生们完成打分后,学校教学评估办公室会对全校公共通选课进行排名,列出前20名;而在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必修课方面,则不做任何排名。与此同时,学校教务处还会安排来自学校层面的13位资深老教授进入院系随堂听课,并递交听课意见与建议。

  不过在这所学府,“同行评议”仅作为教学参考,历来不作任何打分与统计。

  “很多学院的院长,甚至包括学校里的领导,对于评教的结果并不是很认同。”姜伯君坦言,他所在的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学术功底深厚,科研能力非常强,但表达能力欠佳。从学生角度来看,这样的老师不容易受到欢迎。但学院却对这类老师非常袒护。

  “如果学生打分偏低,有的院长通常会反驳说,学校的教学评估情况与院系对教师的了解大相径庭。有些评教分数低的教师,恰恰是圈子里公认的一流科研人员。”也正因此,不少院系只把学校层面的教学评估作为参考,真正把每学期的评估结果“当回事儿的”,只有一两个。

  学生打分“由热到冷”:考试过得去,就不为难老师

  在学期结束后给老师的表现打分,学生群体对评教的态度,也经历着一个“从热到冷”的转变。

  明年即将毕业的计算机系大四学子小张告诉记者,读大一时,同学们会专门凑在一起讨论哪个老师上课最好,如何给老师打分。但到了大三以后,大家对给老师打分的热情直线下降。

  为了增加学生评教的动力,这所高校还有一项专门的制度设计:每学期结束后,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本学期的课程评教,就只能看到自己的绩点(按考试成绩折算成的评价指标),无法看到考试的原始分数。由此,多数学生往往要查询考试的原始分数时,才想起来还有教学评估这事儿。“如果不是老师给学生的考试分数太低或者表现太差,一般不会给老师太极端的低分。”

  姜伯君则告诉记者,学校曾经考虑过将教学评估情况列入教师晋升的考核指标,并且有过“一票否决制”的设想,即教学数量与质量未达要求的,不予晋升。“但这真要做起来,很不现实。”研究型大学评价体制总体上“重科研、轻教学”,评教工作继续推进,遭遇的深层次阻力,不言而喻。(王乐)(遵采访人意愿,姜伯君为化名)

  “阻碍说”|荒唐!外行评价内行

  记者踩点:上海某高校

  评教模式:同行评议

  评教效果:外行评价内行,阻碍教学

  “当我从嘴里很自然地说出‘身体写作’这一上世纪90年代诗歌的代表性特征时,听课的物理系老教师瞪大了眼睛质问我:‘你为什么不讲徐志摩?’”在上海一所大学从事文学教育的青年教师郑伟,把评教中的这种尴尬命名为“外行评价内行”。

  郑伟所在的大学聘请了一批退休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团。督导团成员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教室里,对教师的授课效果做出判断。聘请老教师评教的方式,目前在高校很流行。而在美国,同行评议作为学生评教结果的补充和辅正指标,同样是高教管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但一些青年教师在评论国内的同行评议时指出,学校“空降”资深督导团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推动教学,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反而从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大学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标签:大学 责任编辑:张兆利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