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海宁皮革扛起了嘉兴块状经济的一面大旗,强大的产业基础甚至孕育出全国性皮革时尚风向标——海宁皮革城。然而,当海宁皮革工业经济总量攀升至全国同行业之首,与制革业相伴而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成为海宁的心病。据测算,采用传统制革工艺,加工一张裘革需耗水160.3升,并产生废水156.7升。只有实现皮革产业的清洁化生产,才能实现传统产业的提升、转型。
和所有其他产业的共性技术一样,清洁化制革的关键技术一经研发,其成果就可被全行业共享,对应用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起到全方位带动作用。然而,研发主体的缺失,却让海宁清洁制革长期梗阻于共性技术缺位。
平心而论,除少数行业领军企业,海宁皮革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技术实力相对薄弱,一家或几家企业很难挑起攻克全行业节能减排技术难题的重任。另一方面,长期处于低小散状态的私营制革企业,习惯于遵循既有的发展路径,技术攻关的动力不足,而其他各种科研院校,虽有研究之力、创新之心,但缺乏与企业直接对话的桥梁以及相应的研究资金的支撑。
此次海宁攻克清洁生产中的技术难关,并不完全寄希望于民营企业家的自觉意识,而是由政府出面投资,组织企业、联系科研机构,搭建起一个产、学、研共同发力的平台,破解了清洁制革关键技术研发主体缺位的“老大难”问题。目前清洁生产线已在部分企业试运行,接下来海宁还将打造一个循环经济园区,以加大当地皮革产业生产的清洁化程度,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当然,实现海宁皮革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除了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地方政府的环保执法力度不可或缺。但这种由政府部门牵头攻克共性技术的做法,其示范意义相当明显,何止海宁的皮革产业,其他存在污染问题的传统块状经济,其节能减排的技术攻关,政府部门都不妨充当一回“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