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楼市:沪杭同城下的宜居梦想 宜居是嘉兴的金名片
2010年1月17日 08:14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汪 莹

  〖我说热词〗

  最能体现一座城市宜居魅力的关键词是什么?

  房价?居住面积?城市吸引力?

  对嘉兴而言,2009年,市区商品房每平方米成交均价涨幅过千元,销售面积则是2007年与2008年之和的1.17倍。

  市区存量房源快速消化,其中最热销的是100到144平方米改善型住宅以及180平方米以上非普通住宅,两者占到总销售面积的60%以上。而早在2008年,嘉兴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4平方米,是10年前的3倍,超过了上海改善型住房的标准。

  论吸引力,本地人非理性跟风已不是新闻,上海、杭州、宁波等外地人在嘉兴的购房套数占比已近三成。

  三个关键词构成了去年嘉兴楼市的三大热词。但是,嘉兴能成为长三角宜居城市,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网络型大城市的“谋篇布局”和“与沪杭同城”的便捷交通与发展机遇。

  年初低迷如寒冬,转眼火热赛盛夏,火爆一时的楼市词汇中,有“地王”、炒房团,有捂盘惜售、排队买房,还有一座城市宜居的底线——住房保障:去年全市新建经济适用房21.11万平方米,新增廉租房2.7万平方米,按户均90平方米计算,相当于2600多户低收入家庭能“居者有其屋”……

  当中国楼市集体上演房产业的成就与痼疾、房奴的蜗居与辛酸,嘉兴为什么还能坚守宜居城市的底色?

  “沪杭高铁开通,为嘉兴‘与沪杭同城’创造了条件,如果嘉兴没有吸引力,就有被边缘化的可能。”市委书记陈德荣的一席话或能解答上述谜团。沪杭同城语境下,宜居是嘉兴的金名片,也是小康后嘉兴最大的民生。

  

  〖新闻现场〗

  2010年开局,沪杭高铁嘉兴交通枢纽中心周边4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最吸引眼球的新闻现场。“这里将诞生长三角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市发改委经贸流通处处长董郁祥告诉记者,从2008年提出设想,市政府几易其稿,为的就是在“与沪杭同城”大变局中抢先一步。

  政府有心栽花,嗅觉敏锐的房地产企业抢先出手——2009年嘉兴楼市最火爆的新闻现场,都与城市东南片的土地有关:

  7月28日,南溪路一商住用地出让价叫到2790元/平方米;

  9月16日,东菱房产将该片区一地块收入囊中,代价是9.73亿元,每平方米达5380元;

  一个月后,业界普遍不看好的一地块,又创下5500元/平方米的成交纪录;

  一周后,南湖新区一地块以6360元/平方米的价格出让……

  “地王”的身影从经济危机的寒冬中苏醒过来,越出越多、越出越快。对高房价的忧虑和焦急,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警觉,让排队买房成了2009年最无奈、最震惊的新闻现场。

  单纯从经济学角度考量,2009年的嘉兴房价之涨势堪称飙升。但是,“同城时代”的到来也提升了宜居城市的品质和内涵:七一广场、凌公塘主题公园、国际网球中心、北师大附中、嘉兴大剧院、嘉兴市体育中心等现代公共服务资源,是嘉兴人宜居的新追求;半小时生活圈、长三角房价洼地、绿色生态都市,则是外地客到嘉兴投资的重要理由……奔走于形形色色的新闻现场,记者发现,城市品位的提高和公众对房价的焦虑,共同构成了2009年嘉兴楼市的底色。

  

  〖新年展望〗

  房价节节攀升,也为2010年的楼市走势留下悬念:房价是将“触顶”还是“探底”?买房还是卖房?从民间至政府,都在积极寻找答案。

  一边是市民小心翼翼观望,一边是各级政府调控楼市政策密集出台。2009年12月至今,国家5次出台宏观调控政策。而2010年第一天,嘉兴20条楼市新规和公积金新政也正式实施。

  市场会否应声而变?众说纷纭之下,住房保障、自住消费、市场监管、宜居城市四大调控关键词,为嘉兴楼市定下了稳定、健康的基调;“与沪杭同城”的时代主题,又让人们对宜居城市的展望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2010年,网络型大城市的交通优势充分显现,进一步深层次优化布局,推进主副中心城市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才能提高嘉兴城市承载力、提升百姓生活品质。一系列举措下,一个在服务功能、发展思路、生活理念上接轨大城市,生态环境又不失水乡绿都风采的“宜居城市”呼之欲出;

  2010年,以国际商务中心闪亮登场为契机,嘉兴将继续面向长三角吸引人气、集聚产业。各城市医保能否同城?住房公积金可否通用?投资政策是否能进一步优惠?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宁波人、杭州人,提出了全方位城际互动的新课题。

  更重要的是,宜居城市绝不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讨论中。沪杭高铁拉近了嘉兴与上海、杭州的空间距离,也缩小着城市间的人文差异。借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世博会商机,宜居城市将成为嘉兴提升城市地位的金名片。

标签:楼市 责任编辑:张兆利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