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所12人专家团11日赴安阳考察了备受关注的“曹魏大墓”
主持人:首先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新华网的采访。这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团一行12人11日赴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了备受关注的“曹魏大墓”,发现了一些没有引起注意的现象和遗物,专家团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考古研究的?
王巍:严格来说,我们这次考察还不好说是鉴定工作。首先,由于这个发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学术界内部也引起很高关注。社会关注度到这样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学术的层面,它涉及到政府的公信力和考古学的科学性等问题。
我们作为国家唯一的考古研究机构不能再置身局外了。这次考察团成员包括汉魏都城考古的专家、汉魏墓葬研究的专家、汉魏石刻研究专家,还有古代玉器、铁器研究的专家,还有研究化学成分分析的专家。我们今天举行一个考古论坛,参加的学者都是一线的学者,而且迄今为止他们都没有围绕这个“大墓”接受过任何采访。每个时代的考古研究都包括都城研究、古代砖瓦研究等,这不是一个专家能都熟悉的,所以我们就组成了这样一个团队去研究,比如说搞人骨的专家一个多小时就在那里研究人骨;搞铁器的专家,主要是看铁器;搞石刻的就是着重看石刻这部分。每个学者从自己专长的领域专门研究这一部分遗迹或者遗物。
主持人:这次考古发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围绕墓主到底是不是曹操,学术界也有很多争论,此次考古发现的表述由最初的曹操墓到了现在的“曹魏高陵”,为什么要对这种名称进行改变?
王巍:原来定名为曹操墓是学者个人的意见。我们的专家到了现场做论证,认为西高穴大墓规模巨大,但是没有年代和墓主的定性。我们觉得西高穴大墓是比较科学的认定,最后判断为高陵。学者个人倾向性的意见和专家组的论证后的意见加在一起就断定了,这就是名称改变的原因。这样更严谨,也更科学。
主持人:我相信您在这段期间从媒体看到的相关报道是很多的,这次考古发现所引起的振动是否出乎您的意料?
王巍:是的,这次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主持人:这是否与墓主可能是曹操有很大的联系?
王巍:是的,我们每年都有若干的发现,比如说发现各个时期的遗址啊,但是这个是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反响,和墓主是曹操有密切的关系,不仅仅是在中国,在日本和韩国也引起了反响。
公众热烈参与表明了国人对自己历史的兴趣在增强
主持人:这件事情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了,发布以来也有一段时间了,整个考古界表现出来的姿态是应急机制的体现吗?我们老百姓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应对呢?
王巍:这次大家的反映确实让人意外,以前基本没有太大的反响。这次反响这么大,我们充分考虑各方面声音后,认为举行这样一个发布会可能比较好。我们可以在实践当中学习,这提醒我们考古学界今后如何更好地进行考古知识科普和成果科学发布的问题。公众对这个事情的关心是非常好的,包括一些置疑,大家这样热烈的参与表明了社会的进步,表明了公众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表明我们对自己历史的兴趣在增强。而且除了学术界,社会方面也积极地参与了这方面的解读和讨论,这是很好的事情。当然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一样,考虑角度不一样,会得出很多不同的认知,甚至有些在考古学者看来是违背考古常识的,这个不难理解,因为考古确实是非常专业的学科。而且迄今为止我意识到了宣传的作用,墓葬是怎样研究的,有哪些方面,我们应用了哪些科学手段等等,其实民众是不太清楚这些方面的。
我认为,有一些疑惑是我们宣传得不够。对于民众的参与我们很高兴也很欢迎,我希望民众能够冷静地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考古学家的见解。你听清楚了,听明白了,当然这个前提是考古学家必须用精准的角度去介绍考古的知识。我们希望学者、社会和公众都能够以平常心来对待这个发现。
现阶段推断墓主是曹操的比较多,但不是最终结论
主持人:目前关于墓主的身份仍然在鉴定当中,距最终的结果出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还有什么工作要做?
王巍:这个发掘工作刚刚结束,真正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程序首先是对墓葬进行科学的发掘,发掘结束以后做详细记录,然后把这些遗物和资料进行整理,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后,再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所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研究和判断。西高穴大墓旁边还有一号墓,也是同一时期的,应该把它也发掘完,整理完,由搞汉魏的专家集体对这个进行定性,那个时候才能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距断定有相当的距离。但是现阶段由于某些原因还有一些名称,推断是曹操的比较多,但不是最终结论。
主持人:现在很多网友就以这次考古发现为契机,都对考古产生了兴趣,但是考古专业性比较强,有没有什么途径可以让网友学习到考古相关的知识呢?我们考古研究所有没有考虑过开办学习班这个形式为大家提供平台?
王巍:我们认识到了我们有这样的责任,因为社会对考古的关注不断升级。我们的责任一方面是要通过研究古代的文物,研究古代的历史。另一方面,这个研究成果除了学术文章和论证,也要让公众有所了解,因为我们的经费是民众的经费,我们要回报给社会,所以这是考古学家的责任。最近几年来,我们也在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认识,我和我的同事也在积极做这个工作。2008年年底,考古研究所成立了一个公共考古中心,就是要把考古研究的成果普及,以民众能听懂的语言让大家能够听懂。这些考古知识并不是考古学家的专利,民众可以参与,他们的见解有的时候可以对大家有所启示。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接受新华网的专访,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