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教育天地
童年青年亲身感受中国基础教育现状
2009年11月9日 07:59 来源:新华网 记者 刘薇 周逸梅
   

  袁贵仁 

    袁贵仁延续了一贯的低调作风。升任教育部长后的第7天,他才在媒体面前露面,首次露面的话题,谈的是义务教育。

    自从10月31日履新开始,猜测这位新部长的教改理念,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解读袁贵仁的简历,媒体说,这是个一生从未离开过教育的部长。不仅如此,袁贵仁的一生,也在被中国的教育制度影响和改变。袁贵仁的求学经历,精准地演绎了中国教育制度对普通国人命运的改变。这样的经历,或许能让这位新晋教育部长,更深刻地体察教育之重、教育之疾。

  贫苦出身

    袁贵仁的家乡,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南屯村,这是中国中东部省份一个人口不多的小村庄,袁贵仁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整整28年的时光。

    在本村读了4年小学后,袁贵仁和他的同学们,每天步行两公里,到镇上的小学、初中,继续学业。在南屯村,袁家并非富裕之家,父母均是农民,袁贵仁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乡村,计划经济统筹着生活,人们在生产队里劳动,计工分,统一到集体食堂吃饭,仅有的货币来源,是靠卖鸡蛋和家里养的猪和羊。袁贵仁每个学期的学费是4块多钱,家里要卖掉200个鸡蛋,换来这笔学费。

    40多年后,袁贵仁的同乡好友肖振宏回忆起那段时光:“在学校里,袁贵仁表现优秀,门门功课都是第一,作文更是好,经常被当作范文。”除此之外,袁贵仁还喜欢打篮球,并且打得不错,比袁小3岁的肖振宏,经常去看学长打球,并帮他抱着衣服。袁的钢笔字也写得漂亮,被同学当作字帖临摹。

    1965年,15岁的袁贵仁升入固镇县一中,次年,文革爆发。固镇县中学停止了正常教学,学生们返回家乡劳动。回到南屯村的袁贵仁,并未放弃读书。“他经常背个大书包,到学校的图书馆借书,我们就凑到一起看,看完他还回去,再背回来一书包。”肖振宏说,村里坚持念完初中和高中的只有4个孩子,其中包括他和袁贵仁。

    那时候,袁贵仁和朋友们的阅读兴趣,是小说和鲁迅的作品。对文学的热爱,也贯穿了袁贵仁的一生,他的博士生王律评价他,“除了看书,好像没有特别的爱好”。

    至今,每次回北师大,袁贵仁都要到学校周边的书店逛逛,“课堂上,他可以随口说出最新的书籍,推荐给大家”。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标签:教育 责任编辑:夏一鸣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