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区无城到有区有城(1998—2003)
2009年11月4日 11:20
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提出了“基础先行、政府主导、自求平衡”的秀洲新区总体开发思路。政府给的政策是:提供新区发展所需用地,房屋拆迁、征地费用按社会标准,由新区管委会自己负担;两级政府财政借给新区管委会1000万元启动资金,并由政府的一家公司为新区开发公司向银行贷款1亿元提供担保;通过招商引资出让土地,以土地出让的收益归还贷款,新区建设的投入与收益自求平衡。
1998年5月21日,区委决定成立郊区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和郊区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1998年7月28日正式挂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准确地说,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秀洲区结束了有区无城的历史,开始了秀洲新区建设十年的跨越之旅。
秀洲新区的起动,打破了秀洲纯农业时代。当时的区领导就明确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调整,而是对秀洲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重新定位,可以说,这是秀洲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秀洲的城市化进程,是以新区建设为中心,并始终贯穿至今。
目标:建设嘉兴城市副中心,现代化花园式城市园区。在这块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秀洲自己的政治、文化、商贸与信息中心。
秀洲的跨越首先体现在理念的超前上。套用央视一句广告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秀洲新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开发。十年间,接连不断推出发展战略规划,给人最强烈的冲击是——超前。
起步时的秀洲新区的规划,请来的是国内最著名的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把新区放在了长三角的大盘上进行考量。就是站在今天看,当年的规划也是大胆与富于前瞻性的。
1998年10月21日,市政府批准《嘉兴市郊区新区规划》,11月13日,市区洪兴西路延伸段全面开工。自此,郊区新区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各项建设全面展开。
新区建设快马加鞭,到2000年时,秀洲新城雏形初具:区域内以中山路、洪兴路、新洲路、新秀路为主干的两横两纵的交通主框架已经形成,区政府大楼形象初现,区行政广场、秀洲公园相继建成。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