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曝书亭  >  作品集
博大之宗朱彝尊
2009年9月19日 20:12 来源:朱彝尊研究会 研究会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秀水(今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兼文学家,工诗文经学,深于考证金石,能画善书。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涉及各个重大领域,其中尤以经学、史地学、文学为最特出。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提要》评曰:“彝尊以布衣登馆阁,与一时名士掉鞅文坛。时王士祯工诗而疏于文,汪琬工文而疏于诗,阎若璩、毛奇龄工于考证而诗文皆次乘,独彝尊事事皆工。虽未必凌跨诸人,而兼有诸人,之胜。核其著作,实不愧一代之词宗。”
                               一、博学鸿词 研经博物
    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首次开设博学鸿词科,广招海内知名之才。朱彝尊被大臣举荐,以布衣应试,钦定一等录取。是科取士布衣仅四人,时称“四大布衣”。朱彝尊出仕后即被授予翰林院检讨、明史篡修官。两年后又充任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入值南书房,为康熙帝侍从近臣。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南巡至浙江,朱彝尊奉召见驾,敬献其所著《经义考》、已刊之《易》、《书》两种。康熙帝谕示曰“此书甚好,可速刻完进呈。”还特赐御书“研经博物”匾额。其后,又为该书撰写御注。乾隆帝也有御题诗,注曰:“自汉迄今,说经诸书存亡可考,文献足征;编辑之勤,考据之审,网罗之富,实有裨于经学。”《经义考》凡三百卷,是一部研究历代经学派别、经义、版本目录的学术巨著,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该书汇集了朱氏游历南北时考证碑石、访问名儒和抄校经籍所得资料,篡辑时间前后不下十年,其治学之精神于此可见一斑。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说:“这部书把竹垞以前的经学书一概网罗,簿存目录,实史部谱录类一部最重要的书,研究‘经史学’的人最不可少。” 梁启超在该书中还多处提及朱竹垞,称他为“文人的学者”。
                             二、参修国史 史家宏识
    朱彝尊在明史馆两年有余,因出任江南乡试副主考而离馆,江南典试回京后,又充任《一统志》篡修官等职。
    朱彝尊在明史馆期间,曾七次上书《明史》总裁,对篡修《明史》提出一系列重要的修史原则,均被总裁采纳。朱氏七上史馆总裁书,充分显示了他的史德、史识和史才。清李调元《淡墨录》之朱彝尊小传,对其上总裁书作了重点记载。近人杜维云《清代史学与史家》说:“此皆极其史家之宏识焉, 此皆可见其具有近代史家之科学精神焉。”
    朱彝尊的史学著作主要有:《五代史记注》、《日下旧闻》、《瀛洲道古录》、《禾录》、《两淮盐策书》(一名《鹾志》)。乾隆年间,官方将此书增扩为《钦定日下旧闻考》。《日下旧闻》全书四十二卷,是当时反映北京地理沿革和历史变迁的最大的一部北京地理志。乾隆年间,清廷将此书增续,别成《钦定日下旧闻考》。
                             三、诗坛领袖 浙派之祖
    朱彝尊自十七岁开始作诗,早年曾受到吴伟业(梅村)的赞赏。吴梅村游槜李,见朱彝尊诗,评曰:“若遇贺监,定有谪仙人之目。”(沈岸登《黑蝶斋小牒》)
    清初,朱彝尊与王士禛诗名相埒,并称“南朱北王”。而其创作则各有千秋,王士祯以“神韵”胜,朱彝尊则以“才藻”胜。赵执信《谈龙录》论清诗,以彝尊、士祯为大家,他说:“王之才高,而学足以副之;朱之学博,而才足以运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朱彝尊诗“至其中岁以还,则学问愈博,风骨愈壮,长篇险韵,出奇无穷。”
朱彝尊在清诗的地位,还在于他开创了浙派诗,“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而为一,被后人尊为继黄宗羲之后,清浙派诗实际上的始祖。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说:“清代诗风,浙派为盛,浙派尤以秀水为宗,开其先朱竹垞。”又说:“以地域为区分的诗派,则朱彝尊、厉鹗为首的浙派独占上风。浙派中又以钱载为代表的秀水派为最著。”
    朱则杰《朱彝尊研究》说:“纵观全体,其诗思想内容丰富多采,包罗万象,艺术形式‘无体不备,且无美不臻’(查慎行《曝书亭集序》),而又自具特色,典赡博奥,‘无愧大家’(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七》)。同时,也正是由于诗歌创作的演变,使得朱彝尊在清代诗歌史上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朱彝尊诗现存二千余首,其《鸳鸯湖棹歌》一百首在艺术上代表了朱氏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鸳鸯湖棹歌》的影响甚为深远,周作人《关于竹枝词》说“元明之间所作亦不甚少,唯清初朱竹垞的《鸳鸯湖棹歌》出,乃更有名,竹枝词之盛行于世,实始于此。”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标签:朱彝尊 曝书亭 责任编辑:吴怡之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