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一个大项目撬动,“黑马合肥”加速快跑!
2019年3月6日 09:02 来源:嘉兴日报 走读长三角·城市发展启示录

解读创新崛起的“合肥路径”之产业升级篇

  【编者按】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嘉兴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期。抓住一个机遇,就能赢得一次跨越;失去一个机遇,就可能错失一个时代!当下,争先创优,追梦奔跑,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强烈共识。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重大机遇并非嘉兴独有,周边城市都在摩拳擦掌、动作频频,已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态势:

  看合肥,曾经“平平无奇”,近十年来却以“全球增速最快城市”备受瞩目,还被誉为“黑马合肥”“全国发展最成功的城市”——为什么是合肥?

  看苏州,与嘉兴区位相邻,虽是地级市,GDP却早已破“万亿”大关,当前正冲击2万亿,发展依然保持领跑态势——苏州为什么能?

  看南通,与嘉兴分处上海两翼,全面接轨上海动作频频,从“南通南不通”到“上海北大门”,与嘉兴悄然形成竞争之势——对标南通学什么?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在新一轮城市大竞争中,嘉兴当如何谋划布局、抢抓机遇?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嘉兴要如何创新驱动、赶超跨越?2月下旬,本报记者前往合肥、苏州、南通深入调研采访,实地探寻三地发展的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剖析背后的新理念、新路径,以期为嘉兴带来启示。跳出嘉兴看嘉兴,对标先进谋未来。今起,本报将重磅推出“合肥崛起”启示录、“苏州领跑”启示录、“南通赶超”启示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记者杨 洁

  

  曾经,基础薄弱,默默无闻。如今,一鸣惊人,举世瞩目!

  合肥曾是个不起眼的城市,身为省会,却因发展慢而被戏称为“中国最大县城”。2008年,合肥GDP为1665亿元,还不及嘉兴。然而近十年间,合肥却一路“跨栏”式奔跑,接连赶超8座省会,经济增速领跑全国!

  发展速度还是表象,合肥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更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合肥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花开不断”、高新产业集群异军突起、顶尖科技人才加速集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也先后落户……外界惊呼:“黑马合肥”!

  如今的合肥,收获了一项项桂冠——“全球增速最快城市”“中国近十年最成功的城市”“东方硅谷”“创新之都”……人们又不禁连连追问:为什么是合肥?

  每个城市的成功,总有其路径可循。波澜壮阔的变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创新密码?本报记者深入合肥,感受其创新魅力,触摸其发展脉动,追溯来路,远眺未来,全力解码创新崛起的“合肥路径”。

  “黑马合肥”的故事,就从京东方说起……

■记者 杨 洁

  【合肥故事】

  直击痛点“缺芯少屏” 从“无中生有”到世界第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令许多城市遭受冲击,合肥却从中抓住了千载难逢的逆袭机遇。就在这一年,合肥全力引进了京东方——这个合肥工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大项目。 

  此前,合肥工业基础薄弱,尽管提出要工业立市,但传统产业发展路径显然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合肥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蓄势谋求“关键一跃”。

  恰恰彼时的京东方也处在困顿之中。尽管京东方瞄准中国工业“缺芯少屏”痛点,经多年自主研发已掌握新型显示核心技术,但项目真正落地却面临难题——资金从哪里来?投产后能否从日韩垄断中成功突围?市场前景生死未卜,当下却面临巨大资金缺口。

  上马京东方项目,在当时看来无异于一场“豪赌”,只能是勇敢者的游戏!在全国几个意向城市中,合肥表现出最大的决心和诚意,也给出了最强有力的支持:在年度可用财力只有100多亿元的情况下,毅然承诺为京东方提供90亿元资金支持!为此,合肥在全国首创了一种政府领投、社会资本参与的新型投融资模式。此外,合肥市政府、新站高新区在行政审批、要素保障、公共配套等方面都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各级领导调度机制,全方位支持京东方项目。

  “合肥是京东方的福地!”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张羽说。2008年,京东方正式在合肥启动,并从此深深扎根,不断追加投资,深耕布局:从国内第一条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到8.5代线,再到全球首条10.5代线;从显示屏到智能工厂、数字医院……京东方十年间在合肥累计投资超1000亿元!如今,京东方的液晶显示屏出货量已稳居全球第一,使国内32寸电视由每台万元以上降到千元以下。

  京东方的龙头效应,也直接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合肥市、新站高新区趁势而上,专门出台产业发展政策,全面完善配套服务,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仅在金融支持方面,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预计将募集不低于230亿元。现在园区内已集聚相关规上企业80多家,去年产值700多亿元。”合肥新站高新区经贸发展局综合处处长范宏说。

  十年间,合肥高瞻远瞩,携手京东方全力破解中国“缺屏之痛”,把新型显示产业从“无中生有”做到世界第一,演绎了一个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合肥故事”。2011年,习近平同志在合肥参观京东方时,曾亲自点赞项目建设的“合肥速度”、融资创新的“合肥模式”!

  历尽艰辛实现“从0到1”,再做足文章谋求“从1到N”。显示器需要芯片驱动,于是,合肥又花大力气引进投资128亿元的集成电路龙头企业——晶合晶圆制造,并沿着产业链条招大引强、补链强链,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无中生有地在合肥打造了一个世界级芯屏产业集群!

  “芯屏器合,驱动世界!”如今,合肥新站高新区底气十足,显示屏、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四大主导产业占比九成,“高新”二字实至名归。

  就在数天前,华为发布5G折叠屏手机,其应用的“柔性屏”将京东方再次推上浪潮之巅。“合肥有个京东方”,未来,合肥有望在新型显示产业继续领跑世界!

  “家电之都”智造升级 合肥跻身中国制造第一方阵

  一方面,敢于无中生有,超前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立足从弱到强,精准扶持优势产业——合肥产业升级路线图清晰可辨。

  合肥家电产业演绎的逆袭故事,同样精彩绝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合肥依靠荣事达、美菱、天鹅等本土知名品牌,在全国家电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但还并不冒尖。为了做强做大家电产业,合肥市市长曾做3个月专题调研。“2005年合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之后,我们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出台‘大发展’政策,开展‘大招商’。”合肥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处处长彭陶说。

  政策、区位、配套等多重优势叠加,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纷纷落户,如今合肥已引进国内几乎所有家电巨头。“承接产业转移,并非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而是着力推动家电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彭陶说。例如,大力实施“万千百创新工程”,即推进建设万条数字化生产线、千个数字车间、百个智能工厂。为加速完善产业生态链,合肥连续举办12届“家博会”。

  产业集聚,智造升级,引领合肥家电产业闯出新蓝海。近年,传统家电已现颓势,合肥家电产业却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合肥家电产业产值一举突破千亿元,连续超越青岛、顺德,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去年,合肥家电“四大件”产量达到7000万台套,市场份额连续8年居全国之首,成为名副其实的“家电之都”。

  据介绍,到2020年,合肥力争培育形成2家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1家突破300亿元、3家突破200亿元、4家突破100亿元的大企业,形成种类丰富、品质优良、配套完备、物流发达的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家电产业已成为一张亮丽名片,助力“合肥制造”阔步向前。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优势产业为主导,合肥规上工业总产值从“千亿”飞速跨向“万亿”大关,十年间增长10多倍,从“后进生”一举跃进省会城市前十名。“黑马合肥”,持续发力,加速快跑!

  地理位置居中,发展目标决不能居中!

  

  【嘉兴启示】

  地理位置居中,发展目标决不能居中!

  

  昔日江淮小邑,如今一鸣惊人!

  过去十年间,合肥是中国主要城市排行榜上最大的“搅局者”。它的经济总量几乎一年赶超一个城市,以黑马之姿从中下游一举跃入“十强”。这种爆发式的增长,几乎是一种“教科书式”的存在。

  很显然,合肥的发展绝非四平八稳、按部就班,而是陡然加速、跨越赶超。

  这种跨越赶超,源自拉高标杆、前瞻布局。合肥地处中部,过去发展处于中下游,产业基础薄弱,资源也不丰富,但却敢于“无中生有”地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敢于在全球范围内抢占产业制高点。诚如他们所说:“在上一轮产业发展中,合肥是后进者;但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浪潮中,我们和一线城市站在同一起点!”

  曾是“小字辈”,却胸怀“大梦想”;曾是三线城市,却敢于锚定“世界第一”。跨越赶超,就需要这样的发展自信和伟大梦想。

  这种跨越赶超,还源自全力创新、精准施策。怀抱“中国屏、合肥造”的梦想,就敢于突破常规,举全市之力引进京东方项目,全国首创新的投融资模式。聚焦芯屏、家电产业,就善于精准施策,全方位定制产业扶持政策。跨越发展,就需要这样的创新谋划和施政能力。

  正如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胡功杰所说:“创新活动见效需要时间,因此不仅要靠市场无形之手,更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一举,勇担当、敢拍板。”

  嘉兴也地处长三角中心区位,发展居长三角中游,我们敢不敢出非常之举、下非常之功、实现非常规发展?我们能不能争先创优、跨越赶超,瞄准“拼命一跃才够得到的目标”?诚如市委书记张兵所说:“嘉兴在长三角地理位置居中,但发展目标决不能居中!”嘉兴怎样抓住这个机遇,赢得这个时代?我们理应从“黑马合肥”中得到深刻启示。

标签:长三角 责任编辑:姜文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