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打破壁垒 部门联动 秀洲实现多事项、多部门联动“跑一次”
2018年10月9日 08:54 来源:嘉兴日报 通讯员 钱首慧

   “喜迎新生命,把服务带到您身边”,9月19日,浙江省首个新生儿“警E站”落户嘉兴新安医院并正式挂牌运行,这是秀洲公安做实做好“群众眼里的一件事”又一重大突破。

  为最大程度回应百姓的诉求,今年5月以来,秀洲公安秉承“干在实处、惠享群众”改革理念,聚焦群众反映多、办理难度大、信息壁垒强、前后置审批“中梗阻”较为突出的“一件事情”,突破传统、打破隔阂,逐步建立标准一致、协调互动的“一件事情”联合审批模式,用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来兑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庄严承诺,赢得了老百姓的良好口碑。

  新生儿“警E站”,

  还没出院就“三证到手”

  “孩子刚出生,家里事情本来就多。现在还没出院就能把孩子的出生证、户口本都办好,一次都不用跑了,真是方便。”9月19日上午10点,还在新安国际医院产科陪护妻子的施斌杰在护士的提醒下,来到同一楼层的新生儿“警E站”,并将刚办理好的出生医学证明、身份证、户口本交给工作人员。15分钟后,儿子的出生户口登记就办理完成了,“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施斌杰说。

  7月中旬,秀洲公安梳理出秀洲范围内王店镇人民医院、新安国际医院和秀洲妇保院这三家有产科的医院,并积极对接卫计、疾控相关部门,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综合新安医院硬件好且出生量逐年递增的因素,在新安二楼产科设置专窗即新生儿“警E站”,和出生证专窗一起,每周固定时间办公,并将出生登记办理须知融入产前宣讲,受到了产妇和家属的一致好评,短短两天已经办理7例。“王店医院一年本地接生量才50个左右,医院硬件较差但离户籍窗口近,我们就实行派出所和医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窗口上门取件送证的模式开展,实现了出生证、出生登记、预防接种证‘三证联办’。”王店派出所户籍民警徐锦明说。

  延伸“红色代办”,

  三大落户事项“跑一次”

  “落户事项往往需要跑多次,牵涉部门不同,但对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政府,所以,必须要站在群众的立场去寻求出路”,秀洲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本着这样的理念,今年5月,他们创新“红色代办”模式,主动对接人社、侨办、民政,在人才市场、行政审批中心出证窗口、侨办设置“红色代办点”,由“红色代办员”协助完成落户的自助申报、材料上传等工作,真正将人才引进落户、华侨回国定居落户、收养登记落户三大落户事项的审批环节前移至第一站。

  9月24日上午,在高新园区工作的张女士带着准予迁入证明、集体户口本及从老家寄来的户口迁移证,来到新城派出所户籍窗口办理落户。不到10分钟,她就成功办理完落户手续,成为了一名新嘉兴人。说起整个过程,张女士很激动:“我在人才交流中心开了人才引进落户联系函后,工作人员就指导我将函和相关资料上传到政府服务网,第二天就收到了秀洲公安寄来的准迁证,感觉连公安的照面都还没打,事情就办好了,这效率实在太高了。”

  据介绍,按照以往的程序,张女士要带上工作合同、户口本、身份证、学历证明、无房证明等材料,到区人才交流中心开《人才引进落户联系函》,然后再带上联系函,到公安窗口办理落户手续。如今,秀洲公安将服务关口前移,打通渠道,以同一种服务模式,实现了人才引进落户、华侨回国定居落户、收养登记落户三大落户事项全部只“跑一次”。

  创新流转审批,

  港澳出境注销户口“零次跑”

  “在群众眼里,这就是一件事,但是需要到公安各个部门多头跑,很难理解”、“现在我们打通壁垒,内部流转,出境注销户口这件事就不需要群众跑腿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服务。”9月21日下午,秀洲公安正式对外公布实现“港澳台定居注销户口”零跑腿。

  据了解,以往经批准前往港澳台定居的群众办理出境注销户口业务,必须先到出入境领取注销户口通知单,再到辖区户籍窗口注销户口,缴销居民身份证,再凭注销资料到出入境领取前往港澳台定居的证件,这样来来回回,一件事情至少要跑三趟。

  如今,秀洲公安突破层级、警种壁垒,创新举措,在市出入境管理局的积极指导下,将注销户口这一事项前移。在申请人到出入境领取通知单时,如申请人选择当场注销户口的,在注销户口告知书上签字捺印,由出入境立即将材料内部流转至相应派出所户籍窗口,窗口即刻办理好注销业务后反馈至出入境,出入境当场在户口簿上盖章并缴销居民身份证。这一举措,将申请人领取因私出境定居注销户口通知单,注销户口、缴销居民身份证,领取前往港澳台定居的证件,作为“一件事情”,在“一个窗口”就能“一次办结”,真正实现了“只进一扇门一窗跑一次”的改革目标。

标签:最多跑一次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