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古镇蚕娘擂台比拼 传统民俗多样传承
2017年11月6日 08:47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张帅 通讯员 赵维卒 毛嘉俊 许建红 摄影 实习生 王雨凡

  11月3日上午,在新塍古镇上,该镇第二届文化艺术节暨“桑梓情·巧手传”百名传统手工艺者展示活动拉开帷幕。来自新塍镇各村、社区的蚕娘们,统一穿着蓝色印花粗布围裙、戴着印花头巾,打起了擂台赛,她们用娴熟的剥蚕茧技艺,传承江南水乡文化,展现了古镇匠人精神。

  上午9时许,一声哨响后,百余名蚕娘立刻进入状态:将蚕茧泡在水中,双手一个个剥开,取出蚕蛹,再在架子上拉成绵兜。记者留意到,这门传统的手工艺,熟不熟练还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参赛选手中,稍微年长的蚕娘们,无论在熟练程度上,还是在剥出来的绵兜质量上,都要更胜一筹。

  “我们家家都养蚕植桑,小时候看着奶奶剥蚕茧,成年后,我有十年多时间专门从事这个行业,这门手艺很多年轻人都不会了。”今年46岁的章金明告诉记者,她是首次参加镇里组织的剥蚕茧活动,别看有些人剥起蚕茧来又快又好,感觉挺简单,但实际上,这是一门带技术的手艺活,蚕茧剥得不好,直接会影响蚕丝被的质量。“熟练的人剥出来的绵兜又均匀又柔软。”

  蚕娘本指养蚕的妇人,但一个“娘”字,却足以诉说其间浸透的心血。如今,新塍古镇上掌握这门传统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在我们江南地区,自古蚕桑产业就很发达,至今很多村民仍保留着植桑养蚕的传统,剥蚕茧这门手艺颇具我们江南地域特色,也是我们新塍古镇的一项广为人知的传统民俗文化,比赛不是目的,展示和传承才是宗旨。”新塍镇文化站站长高云华说,此次文化艺术节还特别邀请了几十名中小学生现场观摩,创作桑蚕文化绘画,希望将蚕桑文化种到孩子们心中。

  在活动现场,一批民间手艺人也纷纷展示他们精湛的手艺:一张宣纸,可以被撕成刚劲有力的汉字;一枚小巧的鹅蛋,上面可以画上红楼梦的插图;一撮不起眼的麦秆,可以组合成气势磅礴的画卷;一抔泥土,可以“凝固”成曲调悠扬的陶笛……这些手工匠人用自己的技艺,诠释着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演绎着属于他们的匠心。

  随着全域旅游的蓝图徐徐展开,文化底蕴深厚的新塍古镇也一直在思索如何使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为了让这些有着江南底蕴的传统民俗文化能够‘活’起来,更接地气地走进百姓生活中,我们除了每年定期举办文化节之外,还通过挖掘、寻访、搜集,将散落新塍古镇各处的传统民俗进行整理考证,不光编辑了相关书籍,还利用网络平台推广传播了系列新塍传统民俗、特色文化。”高云华表示。

标签:民俗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