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振兴国货,先治假货
2017年3月16日 09:03 来源: 嘉兴日报 本报评论记者 汪 莹

  今年,我市将由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展“放心消费在嘉兴,优化环境扩内需”创建活动。活动除建立多部门联手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出台《放心消费在嘉兴,优化环境扩内需》实施意见,还将推广经营者首问责任和无理由退货等责任制度,争取建立绿色通道企业100家,先行赔付企业100家,推动消费维权工作关口前移。同时,引入“互联网+”概念,提升网络和热点消费纠纷的维权效能。

  维护消费者权益关乎千家万户,是实打实的民生实事。在经济新常态下,维权甚至事关中国经济的提质转型。有数据为证,2016年我国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4.6%,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而在2015年,中国居民境外消费就达1.5万亿元人民币,从奶粉到电饭煲、从马桶盖到奢侈品,“洋品牌”占领了大大小小的中国市场。

  对于“海淘”这种消费理念,不能简单概括为“崇洋媚外”。实际上,富裕起来的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一些物美质优的洋品牌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国人对洋品牌的热衷,恰恰折射出了对国货信心不足:一怕买到假货和次品;二怕投诉维权举步维艰,特别是网购,一旦买到假货连取证都成问题。2016年,阿里巴巴一共排查近4500个制售假线索,销售额均大于起刑点5万元,但仅33例有刑事判决结果,不足总数的1%,维权之艰可窥一斑。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如何走向中高端?固然需要深化供给侧改革、深耕“中国制造2025”,补齐中国制造的各种短板,但是,市场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试想,在一个“假货打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环境中,再好的产品又有谁敢放心消费?由此看来,“放心消费在嘉兴”活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维权本身。所谓欲振国货,先治假货:一方面不让粗制滥造的产品流向市场,不给生产假货的商家以立锥之地,早日根除假冒伪劣的生存土壤;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消费者维权的“最后一公里”,用消费信心的重振,提振嘉兴制造的信心和力量。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作为外贸大市、制造强市,不少享誉世界的“嘉兴制造”已经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相信随着我市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向假冒伪劣亮红牌,让优质产品成主流,市民在家门口抢购高品质“嘉兴制造”也会成为一种消费风尚。

标签:市场监督 责任编辑: 周奇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