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一家企业买机器人就花了5000多万元
2017年3月14日 11:27 来源: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裘建锋 摄影记者 赵颖硕

    2013年到2016年间,我市“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总计实施7106个累计投资2089.16亿元,实施项目排名全省前列



 


  众恒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原先需三四个人完成的工序,“机器换人”后,只需要一个人对产品进行修边。

  
  在同一个车间内,一边是全自动的机械臂持续、稳定地工作,另一边是传统的人工操作,工人一遍遍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昨天,在众恒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恒”)的机加工车间内,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

  众恒是我市秀洲区的一家汽车零配件企业,主要产品有电动燃油泵、喷油嘴等。公司工程部经理张海峰说,该车间要完成的是机动车燃油系统相关零件的压铸,一个熟练工人一天下来能做1800个零件的压铸,而同样的时间内,自动机械臂能完成3000多个,并且品质更加稳定,因此,车间内大部分区域都换上了自动机械臂。

  从2014年底以来,众恒在“机器换人”上投入的资金已经达到5000多万元,目前在机加工、注塑、电枢等车间都装配了各种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和众恒一样,越来越多的嘉兴企业也在“机器换人”上大力投入,2013年到2016年间,全市“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总计实施7106个,实施企业6324家,累计投资达2089.16亿元。

  成为生产主力军

  众恒的“机器换人”改造始于2014年底,到目前已经投入5000多万元,随着未来新厂区的建成,投入还将进一步加大。目前,在众恒的生产车间内,各种自动化的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生产主力军。

  走进众恒的注塑件加工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成一线的50多台设备,宽大的厂房内,这些机器设备在规律地进行生产,看不到工人来来往往的场景。公司花费300多万元引进塑胶原材料自动上下料系统后,解放了生产线上的上料工人。

  “原先工人需要借助小梯子爬上机器,然后把塑胶原料倒进机器,整条生产线上,光上料的工人就要有六七个。”张海峰说,现在原料先是通过生产线一头的中控中心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管道分配给各台机器,这样就不需要人工了。

  在众恒的机加工车间,机器人的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车间内,机械臂经过程序设定,精准地同时操控两台设备,放眼整个车间,只看见机械臂在来来回回工作,不见操作工的身影。

  原先,车间内30多台设备,需要40名左右的操作工,现在只需2名技术工进行维护即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灵活的工业机器人来自瑞宏,也是嘉兴制造。

  

  企业尝到了甜头

  对于众恒来说,为什么要花血本将“机器换人”进行到底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事实上,通过“机器换人”的改造,众恒已经开始从中获利了。最大的改变在于产品品质的提升。以注塑件加工环节为例,如果采用人工上料,一旦某些技术环节控制不当,会导致回料增多,而中控系统能很好地规避这些风险。“20吨原料,人工操作会产生1至2吨回料,现在可以减少到0.6吨。”张海峰说,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也让产品的合格率从88%提升到了93%以上。

  另一个好处是解决了用工难问题。众恒近年来通过“机器换人”,减少的用工量在150人左右,以一名工人年均7万元的用工成本来算,节省了1000多万元的支出。张海峰说,在他看来,机器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好地解决了人员流失问题。在某些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公司往往需要花费3年时间来培养一名熟练工,一旦该工人流失,公司又得再培养新的工人,而使用工业机器人后,人员流失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能让产品的稳定性得到保持。

  目前,由于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众恒的销路越来越广。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经理赵荣建说,现在众恒60%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获得了日本电装、德国博世等行业巨头的认可,40%的产品用于内销,进入了国内各品牌汽车4S店等。

  “去年我们销售额的增长率在50%左右,新厂区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投产,这几年公司会发展比较快。”赵荣建说,这其中有汽车保有量变大的外部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众恒坚持“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无人工厂。”赵荣建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他的一个美好愿望。

  

  嘉兴“机器换人”热情高

  自2012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全面推进“机器换人”的决策部署以来,嘉兴高度重视,全市各级经信部门紧紧围绕促进技改有效投入的目标,取得了一系列成效。2013年到2016年间,全市“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总计实施7106个,实施企业6324家,累计投资达2089.16亿元,实施项目位居全省前列。

  4年间,全市“机器换人”投资额占同期工业投资额的比重,由2013年的44.6%稳步提升至2016年的55.7%,占同期技改投资的比重稳定在61.8%至70.7%的区间内,平均占比67.4%。“机器换人”成为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力。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业人数从2012年底的733人/亿元,下降至2016年底的522人/亿元,下降幅度达28.8%。与此同时,规模以上人均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从2012年底的13.64万元/人,稳步上升至2016年底的19.14万元/人,上升幅度达40.3%。

  为何嘉兴企业在“机器换人”上那么舍得花钱?嘉兴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协会秘书长王道宏认为,从外部环境看,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是大势所趋,而且,嘉兴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来助推企业进行“机器换人”;从企业自身来说,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器换人”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而且还能很好地缓解企业用工难、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王道宏说。

  他认为,过去4年,嘉兴的“机器换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企业的“机器换人”永远在路上,政府还需继续大力推动,各方面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接受度更高。

标签:嘉兴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