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秀评
凝聚文化力量 铸就中国梦
2019年11月14日 14:11 来源: 洪合镇 吴锌娟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和价值认同,是民族之基、兴国之魂、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找寻文化基因,发挥文化力量,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石,意义重大而深远。
      文化的力量,传承于厚重的历史底蕴。
      五千年历史车轮驶过,漫长的历史,已经让文化的力量慢慢渗透进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变成行为规范、道德约束,一种精神力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难以克服时,我们会想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当我们在生活中犯了错时,长辈就会教导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我们在招呼远道而来的亲友时,我们往往会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而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文化的力量尤为突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传承下来,体现在历史上的各个转折点,基于国情,如革命薪火相传,从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古代国人的奋斗,到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乃至于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核心特质不变,都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精神支撑,不灭的火种,把文化通过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激励着每个时代的人们不断进取。
      文化的力量传承于历史,同时反哺于历史,也应该创新于当代。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推陈出新,挖掘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结合时代特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强大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主席曾提过:“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文化的力量,就是为国家、民族培根铸魂,为人民补钙。而关键点就在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对这个璀璨了五千年的中国文明而言,我们充满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更来自于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肯定与发展。在时代变迁中,从百家争鸣、四大发明、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革:高铁的快速发展、港珠澳大桥的建成、5G技术全球领先,嫦娥上天、蛟龙下海,无数的成就证明了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孔子学院,汉语热,武侠电影书籍在海外传播,中国的美食文化、茶文化,各种文化元素传播在外,成为中华文明的崭新名片。
      通过坚定文化自信,体现文化力量,通过增强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更好的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文化的力量,绽放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前提。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不是虚无缥缈的,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等文化理念的不断输出,5G技术、超级桥梁建设、无人机、量子通信技术等中国高新技术文化的输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不断加强,极大地增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基础上,构建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精神支撑。同时通过增强文化输出,全球文化共识,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我们到底有都多年轻?”“上下五千年!”五千年风霜岁月,我们的文化却历久弥新。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走进新时代,铸就中国梦,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丰富文化内涵,积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力量,吹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

标签: 责任编辑:冯炜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