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切实扛起红船护旗手的使命担当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019年6月6日 08:58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张芬娟

  市委召开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张兵作工作报告

  昨天上午,市委召开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推动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从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和能力本领,扛起红船护旗手的使命担当,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出席这次全会的市委委员44名,候补委员9名。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张兵作工作报告,市领导毛宏芳、刘冬生、高玲慧、孙贤龙等出席会议。

  全会指出,去年以来,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嘉兴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历史机遇,保稳定、转作风、抓谋划,攻坚克难、实干奋进,取得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可喜成绩。我们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部署开展“三大”活动和“两年”活动,营造了争先创优、追梦奔跑的良好氛围;有效应对复杂环境,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抢抓重大历史性机遇,精心谋划了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与品质;聚焦生态环境补短板,持续推进“美丽嘉兴”建设;认真落实党的建设各项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清廉嘉兴建设向纵深发展。

  全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信心和决心。当前,我们在“为什么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重大风险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在“怎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个问题上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在“应以怎样的使命担当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个问题上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历经一次次与风险的斗争,我们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展是首要前提;基层基础是重中之重;源头治理是有效抓手、健全体制机制是固本之策;现代科技是强大支撑;以人民为中心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担当有为是关键所在;党的领导是最根本保障。这些经验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法宝,既要很好地传承,也要根据新情况变化、新形势发展加以创新,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全会强调,要切实增强防风险、守底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敏锐感知重大风险隐患,充分认识嘉兴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特殊政治地位,提高“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以敏锐的政治眼光识别风险。要善用辩证思维,精准研判重大风险,抓住主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动态把握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要突出重点关键,合力防范化解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党建领域的重大风险。要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斗争,提升能力、善于斗争,进一步提高斗争本领。要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基层基础,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牢记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重大政治责任,切实扛起红船护旗手的使命担当,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迎接建党100周年。

  全会还分组讨论了市委书记张兵所作的工作报告和《中共嘉兴市委关于扛起红船护旗手的使命担当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实施意见》。

  市纪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现任副厅长级领导干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市七届政协领导;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四套班子专职副秘书长,市级机关各部门、市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县(市、区)纪委书记;嘉兴学院、中国电科三十六所、中核运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浙江院、浙能嘉华、南洋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安校区主要负责人;部分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等列席会议。

标签:会议 责任编辑:茹萍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