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工于乐 工疗结合 实现自我
本报讯 在秀洲区有这样一个地方,残疾人在这里既可以免费解决温饱问题,又可以参加休闲娱乐活动,还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赚取工资。在这里,残疾人的生活变得更有尊严,也更有价值。这就是小康·阳光庇护中心。近日,新塍镇弘隆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装修已进入最后阶段,将于4月对外开放,缓解全区残疾人的就业压力。
今年,秀洲区进一步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规范化建设,切实保障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利,将辅助性就业作为残疾人就业新的增长点和就业兜底保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改善残疾人生存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全面小康进程。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是组织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一种集中就业形式,在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报酬和劳动协议签订等方面相对普通劳动者较为灵活。”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辅助性就业机构主要包括:工疗、农疗机构;其他取得独立法人资格开展辅助性就业的公益性或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各类企业、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职业康复机构等单位中附设的开展辅助性就业的工场或车间。按照创办主体可分为政府办、企业办、社会组织办、民办公助或公办民营的辅助性就业机构。目前,秀洲区有2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虹亚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和莫氏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到今年年底,秀洲区将实现全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全覆盖。”秀洲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揭牌的莫氏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是一家集生活照料、劳动就业、康复服务、技能培训、文体活动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精神、智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位于秀洲区油车港镇栖霞路19号康安医院内,为在庇护中心就业的残疾人提供全方面的服务。
庇护中心开展“以工养残,以工代疗”模式的辅助性就业,以帮扶残疾人实现身心康复、回归社会,目前招收了23名残疾人,做安全帽内部配件的拼接工作,由医务人员管理残疾人的每日三餐。残疾职工每天上午工作两小时,下午两小时,一周累计20小时,可获得1800元的保底工资。这为残疾人回归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平台和载体,也大大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虹亚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前身是于2009年依托嘉兴市虹亚纱管纸业有限公司成立的虹亚残疾人辅助工疗站。经过拓展空间和完善功能,在原秀洲区虹阳乡卫生院的基础上投入30余万元改建而成,拥有室内外独立的活动场地。庇护中心现有智力、精神等残疾职工39人,聘请专业残疾人工作者管理,残疾职工以娱乐穿插劳动,一边工作一边疗养,对于不是居住在周边的残疾职工,还享受厂车接送上下班福利。
近年来,残疾人就业问题一直是残疾朋友及其家属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接下来,秀洲区各级残联将积极为企业、社会牵线搭桥,为广大的精神残、智力残的残疾朋友提供寓工于乐、工疗结合、实现自我的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