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三种典型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近年来,秀洲区摒弃小农化思维,坚持适度规模经营与产村融合发展并举,依托三种典型模式全面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42元,同比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至1.57:1。
就地转产转业“庄安模式”
近年来,秀洲区坚持把推进农民转产转业作为促进农民全面普遍持续增收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王店镇庄安村原来大部分“5060”农民的收入来源以养殖业为主,由于养蚕效益逐年下降,生猪又全面退养,这部分农民如何转产增收成了一大难题。结合当地实际,庄安村提倡以家庭为单位,鼓励适度规模种植葡萄,形成了近200户农户从生猪退养后实现就地转产转业的葡萄种植新模式。
“庄安模式”把好种植农户关和面积关,大力倡导以夫妻为主,鼓励每户种10亩左右,保障劳动力充足。同时,强化精细化田间管理,抓市场导向和科学栽培,种植前根据市场动向优选葡萄品种,推广避雨栽培、节水栽培、防鸟网栽培等栽培技术,节肥节药节水,突出品质品相,指导农户实现“少生优生”种植模式。
据了解,该模式下的葡萄亩均产量超3500斤,亩均纯收益实现1.7万元。由于葡萄种植业发达,该村还形成了一支100余人的专业疏花疏果的技术工人队伍,每小时疏花、疏果可挣取工时费25至30元,技术好的工人一天可以赚300元。
稻渔双赢“稻鳖共生模式”
日前,秀洲区出台了《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秀洲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行动计划要求,打造现代特色种养模式,提高稻田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提升稻渔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内容,2016年新塍镇开始探索“稻鳖共生模式”,通过抓好稻鳖种养模式的示范、提升、推广,不断促进用地与养地、稳粮与增收有机结合,实现了“百斤渔、千斤粮、万元钱”和“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目标,并于2018年荣获全国稻渔种养模式创新大赛一等奖,该模式生产的稻米获得2018“禾城好米”金奖称号。
据悉,“稻鳖共生模式”下,水稻叶上的虫、蛙、螺、草籽等为甲鱼生长提供了可口的天然饵料,并有效减少病虫害来源,同时甲鱼爬行能有效疏松土壤,甲鱼粪便还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稻鳖共生模式”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既改善了生产生态条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生产出优质大米、提高甲鱼品质。目前,全区已推广稻鳖种养5860亩,亩产值最高达2.7万元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工商资本带动“真真老老模式”
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引导工商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可以带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管理等进入农业农村,进而推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在秀洲区北部,油车港镇形成了以工商资本带动的北部“真真老老模式”。结合美丽乡村与美丽农业建设,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4亿元,建设粽子产业园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完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和烘干配套设施,先后流转土地面积688亩,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400余人;同时,建立“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业大户”的带动模式,建设糯米种植基地13200亩、箬叶基地500余亩、畜禽养殖基地2个,全面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已累计签订产销合同600余份,带动农户5500余户,增收超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