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秀洲区智慧书房建设与阅读服务推广工作掠影
2018年11月16日 08:51 来源:嘉兴日报 撰稿 崔传刚 周剑锋 沈洁

  穿越春夏秋冬,唯有书香久远。

  歌颂诗与远方,不如比邻书房。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书房,也是市民的精神粮仓和展现文化素养的窗口。近年来,秀洲区积极推进图书馆建设,打造智慧书房,倡导全民阅读,为市民提供休闲现代的阅读空间和丰富的阅读资源。遍布全区的图书馆和越来越多的智慧书房引导大家培养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助推书香秀洲、人文秀洲建设。

  关键词:“全覆盖”和“智慧型”

  公共图书馆在秀洲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多年前,就依托嘉兴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成了市图书馆秀洲分馆、5个镇图书分馆和113个农家书屋,基本实现常住人口阅读人群的全覆盖。今年,高照街道图书分馆也开始启用。洪合镇、新塍镇和王江泾镇图书分馆先后获得浙江省“读者最喜爱的乡镇(街道)图书分馆”称号。占地1.2万平方米的秀洲区图书馆新馆,也将在美丽的秀湖畔启动建设。

  虽然早已实现空间上的全覆盖,但时间上的借阅限制还是让“书虫”们深感遗憾。过去,各个图书分馆的工作人员经常接到读者电话,要求在周末和节假日延长开馆时间。于是,如何突破时间局限,让市民“人人享有,时时享有”图书馆的便捷服务成为新的努力方向。

  在嘉兴市图书馆的支持和指导下, 2017年秀洲区启动了惠及城乡的智慧书房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图书馆服务体系,即利用RFID(阿法迪)技术及自动化智能设备,集办证、查询、预约、借书、还书、续借等功能为一体。配套有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灯光空调智慧节能系统、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自助借还的服务模式。读者持市民卡或者通过人脸识别均可进入智慧书房,免费借还图书,也可以在智慧书房内休闲阅览。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高照街道智慧书房、光伏小镇智慧书房、米萌公寓智慧书房和秀洲公园智慧书房这4家主城区的智慧书房,这些智慧书房的启用,为城市增添馥郁书香。油车港镇、洪合镇凤桥村等镇村的智慧书房也已进入装修阶段。

  智能管理、丰富资源、舒适环境、品质服务、齐全功能的智慧书房,面向读者大众,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一位进来阅读的人,以安静的读书氛围感染每一个路过的人,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关键词:“网红馆”和“升级版”

  4月21日,市本级首家集传统借阅与自助借阅于一体的“网红馆”高照图书分馆正式启用,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藏书3万余册,电脑12台,阅览座位200余个。其中,智慧书房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藏书8000余册,阅览座位40余个。截至10月底,这个“网红馆”已接待读者15.9万人,累计借阅图书11.75万册次,接待各地参观考察团队24批次,取得可喜的公共服务社会效益。

  今年4月,毗邻秀洲公园、建成使用达13余年的秀洲图书分馆提升改造项目启动。10月18日,全新的秀洲图书分馆惊艳亮相,焕新再出发。“升级版”的图书分馆建筑面积达850平方米,配置了一体化电脑30台,阅读座位300余个,上架图书5万多册。其中,智慧书房区域建筑面积200多平米,上架图书7000余册,阅览座位80多个。

  升级后的秀洲图书分馆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布局,以学习空间为主,兼顾休闲阅读交流服务;以纸质文献服务为主,兼顾数字资源服务与自助服务结合。

  关键词:“重推广”和“打品牌”

  3月31日,以“读书·健身·尚艺——全民共享幸福秀洲”为主题的秀洲区教文体系统“三个全民”活动启动;4月21日,“红船领航·悦读秀洲”启动仪式在运河文化公园举行,拉开了2018年秀洲区全民阅读的序幕……今年初以来,秀洲以“公共图书馆提升建设,打造有颜值有温度的智慧书房”为抓手,在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硬件建设的前提下,积极致力于全区阅读服务的推广。助推智慧书房规划建设,拓展阅读服务推广载体,已成为秀洲一个温暖的文化符号,引领着秀洲的文化时尚,也展示了秀洲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创新之举。

  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秀洲区积极打造“悦秀洲”特色品牌,创新各类活动载体。开展“悦读共享”交流分享活动,组织“运河书苑”交流会、“长虹桥”品读沙龙、“曝书亭”晒书会等系列阅读分享活动。以图书总馆智能数据库为积分依据,以镇(街道)、村(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为主要阵地,尝试“阅读积分制”管理,开展“悦读之星”评选。

  今年初以来,秀洲区在镇(村)图书分馆、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中挖掘“阅读推广志愿者”,组织60多人参加嘉兴市图书馆“阅读推广人”业务培训,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点的申报工作,加强基层阅读服务指导、促进基层阅读量提升。此外,也积极开展馆校合作,让“图书馆第一课”走进学校,让孩子们走进身边的图书馆,播撒爱阅读的种子。

标签:智慧书房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