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撑起未成年人的成长天空
因涉世未深、一时冲动、交友不慎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失足少年,是冷冰冰地一抓了之,起诉判刑,还是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让他们在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同时,对他们“拉一把”,用爱帮助他们走出人生的“沼泽地”?
未检检察官的选择无疑是后者。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近年来,秀洲区检察院除了加强自身职能建设之外,积极促进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织起一张未成年人保护的立体网络,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打造未检品牌为抓手
汇聚各方力量,一人失足众人帮
如何构建未检工作支持体系?2015年7月,秀洲区检察院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由2名干警专司未检工作,坚持未成年人案件“捕、诉、监、防”一体化办案模式。但是在实践中具体怎么操作?怎么精准把握对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打击与特殊保护的司法尺度?对于刚上任的未检检察官来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社会化帮教是秀洲区乃至全市在未检工作上的一个短板。2016年,秀洲区检察院探索通过财政购买服务的模式,开创“悦然花开”未检品牌,成为全市首家、全省第二家引入专业社工参与未成年人帮扶关爱项目的基层检察院,以个案跟踪、家庭治疗、小组活动、志愿服务、资源链接等方式为涉案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心理疏导、回归社会提供更专业、更精准、更长效的支持。
探索深层次未成年人涉罪的原因,未检检察官又将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前移至审查逮捕阶段,在审查逮捕阶段即对未成年犯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进行调查,并进行反社会人格、现阶段心理状态测试,形成专业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心理测评报告,为作出是否逮捕决定提供参考意见,并为后续帮教工作打下基础。
此后,秀洲未检工作不断尝试创新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与嘉兴学院南湖校区、洪合镇新民学校等12所学校通过协议共建,对在校涉案学生进行定点帮扶挽救;牵头与区新居民事务局、区公安分局共建帮教关爱基地工作机制,在8个新居民事务所、6个派出所分别设立联系点,针对个案成立帮教关爱小组;探索在公诉人、辩护人、审判人员、法定代理人四类主体以外,引入社工参与的4+X庭审教育模式……
秀洲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因人实策,立足心理测评、社会调查对不同类型未成年人制定不同帮教方案,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渠道有针对性、多途径、个性化开展考察。从2015年7月至2017年12年,秀洲区检察院共对53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教,引导走入正途,预防再犯。
同时,未检检察官们还依托《看秀洲》、《政法天地》、团区委等平台,走进电台空中普法、录制《悦然花开青春正好》专题节目、开设《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应为、能为、可为》专题讲座,向社会传递未成年人司法理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都应该被精心呵护。当有些种子不幸掉进沼泽里,包括犯罪的,也包括被害的,都希望有人能把他们捡起来,放进温暖的泥土里,因为他们同样渴望发芽,社会的大花园也希望他们能够开花,而不是凋谢。
让“折翅”未成年人重新飞翔
传递司法温度,挽救失足少年
2017年,十七岁的阿福因之前遗漏的犯罪事实再一次被羁押在嘉兴市看守所。对于阿福该不该逮捕,秀洲区检察院举行不公开审查听证会,据了解,这也是全市首次举行的未成年人案件听证会。
出生在彩云之南的阿福,自小父母离异,缺乏家庭和学校的管教。2014年,父亲过世后,阿福一个人生活,最终因多次盗窃被捕。服刑期间,未检检察官联系管教民警,与帮教团队在看守所里对阿福进行帮教。在阿福出狱后,得知他最牵挂的是在老家的外婆,帮教团队的哥哥姐姐又帮阿福买了火车票、带给外婆的礼物、洗漱用品等,送阿福去了火车站。可送走阿福没几天,公安方面发现阿福还有漏罪。针对阿福该不该逮捕,听证会邀请了侦查人员、辩护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社会调查员、人民监督员等到场参加听证质询。
“阿福最后被判了6个月。”提及阿福的故事,一名未检检察官说道,未检的案件量大,但是对于每一个误入歧途或因犯罪遭受身心伤害的孩子,检察官都丝毫不敢掉以轻心。虽然阿福又一次入狱,但是经过帮教和改造,阿福想要重新开始,有强烈要跟过去彻底告别的决心,出狱后,如今的阿福告别了从前的“哥们儿”,学习厨艺去完成他尚未开始的梦想。
据了解,秀洲区检察院始终秉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着重惩治未成年人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审慎把握未成年人轻微刑事案件逮捕、起诉关,最大限度地教育、感化、挽救涉案未成年人。
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秀洲区检察院受理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案件101人,经审查后不捕35人,不捕率为35%。受理未成年人犯罪审查起诉案件159人,已审结176人,其中相对不起诉24人,附条件不起诉29人,不诉率为33%。秀洲区检察院在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全市首例未成年人逮捕不公开听证、全市首家探索实践亲职教育、全市首个经检察建议后被采纳的从业禁止令、全市首个系统性普法的青春成长营,一件件案子、一次次探索、一点点努力、一丝丝欣慰,无不体现了检察官们心系检察、情牵未成年人的执着情怀。
同时,秀洲区检察院落实未成年人特别程序,坚持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案件分案办理,加强特殊司法保护,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实现封存全覆盖,帮助涉案未成年人“无痕”回归。针对在校学生犯罪案件,坚持调查取证不开警车、不着制服,审慎把握办案节点,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对学生正常学习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探索新时代未检模式
传播秀洲未检好声音,提升司法美誉度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如何主动拥抱现代科技,如何发挥“智慧未检”的作用呢?
2018年5月,除了面对面的帮教外,“悦然花开智慧未检系统”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了,将开展适应青少年心理特征的“线上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可在手机端与检察官、社工一对一在线交流、上传思想汇报、进行法治学习等,这也是秀洲区检察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互联网+”优势,探索创建新时代智慧未检品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秀洲区检察院随着未检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积极探索未成年人5D观护模式的司法深度。2016年以来,秀洲未检横向拓宽观护对象范围,纵向延伸观护路径方式,运用检察智慧分解社会观护体系支点,积极探索对违法犯罪“新二代”开展集“家庭管护、新居民事务所看护、学校爱护、专业社工组织帮护、大学生志愿者关护”五大支点于一体的5D观护模式,着力降低再犯风险,助力重获社会新生。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秀洲区检察院不断创新机制体制,把建设高素质未检队伍摆在基础性位置,打造秀洲特色未检品牌,努力传播秀洲未检好声音。2015年7月以来,秀洲区检察院未检工作获省级荣誉2项,获评全省未检精品案事例15项,入选全省首批未成年人检察业务人才库1人,荣记个人三等功4人次,荣获“改革开放新一代秀洲区青春榜样”1人,60余项未检优秀案事例和工作成效被多家省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推送。
图片由秀洲区人民检察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