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累着,烤着冻着,为平复高温下的城市脉搏而工作
制冰运冰从业者:我是特殊的“搬砖”人
高温·亲历
采访时间:7月26日
采访地点: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金珍制冰厂车间
现场温度:35℃,体感0℃以下
采访人物:制冰运冰从业者
高温感言:要说从事这一行业的忙与累,其实制冰这一环节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高温季节,身体被炙烤般的感觉是在送货环节,我们的客户,杭州、上海的都有,而且一般都要得很急,恨不得“开口要,闭口到”,作为从业者就得无条件满足客户的需求,有时晚上独自拉着一车冰在高速上“狂奔”,闷热的驾驶室里陪伴你的只有滚烫的发动机发出的“嗡嗡“声,那种火急火燎下的焦躁是别人难以体会得到的。
不过,一天的劳累过后,想想作为一名特殊的“搬砖”人,现在生产的百分之七八十的冰块是供应农贸市场的,又想想有那么多农贸市场的正常运作离不了我们这些制冰送冰人,菜篮子工程建设有我的一份付出,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
高温·故事
8月14日早上6时,市区荷花堤农贸市场。
荷花堤农贸市场,至少在5年之前,一直是市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农贸市场,即使在今天,仍是市区人气最旺的农贸市场之一,在本地居民中,如果不加说明,提到“荷花堤”,就约定俗成指的是荷花堤农贸市场。别的不说,就说各类海鲜,嘉兴所有酒店里供应的品种,在荷花堤农贸市场保证能找到踪迹。
绝大多数鲜活水产品怕高温,冷冻海产品则怕化。
54岁的裘金珍,像往常一样,每天凌晨4点不到就出现在荷花堤农贸市场,第一件事,就是给数十个水产品摊位前的鱼盆里送上冰块,大约6点以后,裘金珍就在市场西出口处等候,谁家还需要添加,远远地吆喝一声,她会立马把百把斤重的冰块拉到摊位前,利索地一分为二,帮助摊主放入鱼盆。就像老式茶馆里的跑堂,客人招呼一声,随时续水。
气温越高,鲜活水产品就越容易缺氧。“一般情况下,气温高于十六七摄氏度,就要用冰块降温了。气温越高,用量越大。今天从厂里拉了2车(180条冰,每条50公斤)过来,我们菜场冷库还有备用的。”裘金珍说。
对于60后、70后的南方人来说,关于“冰”的概念恐怕已经很模糊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小时候常见的小河河面结冰,足够结实可以行走的景象已消失几十年了。同样的原因,夏天越来越热,夏季极端高温天气的日子越来越多。于是,每年在这个季节,制冰,这个让人觉得“最冷”的行业便成了“最热”的行业之一。
嘉兴金珍制冰厂坐落于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记者看到,制冰厂租赁在嘉兴荣王服装有限公司的三号车间,说是车间,其实是一幢标准厂房,场地宽敞,由于离附近的汇源路有一段较长的距离,因此在公司门口几乎听不到制冰车间发出的声响,新客户一下子很难找到,大家都不会想到这里还“藏”着嘉兴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冰企业。
一天最多可生产3000多条冰
厂长单啸峰今年30岁,个子不高,有些腼腆,有两个孩子,事业家庭一肩挑。
7月26日,记者走进制冰车间,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用水泥砌成的大池,大概有500平方米,有4条生产线,上方整齐地排列着洁白的输水管,制冰时,自来水通过输水管注入一排制冰桶。其实,制冰桶就是一个个冰块模型,整个生产流程结束后,起重机把制冰桶起吊倒扣,略带乳黄的冰块就整齐划一地排列在了输送带上,一会儿输送带便缓缓地移动起来……刚下线的冰块,一部分进入冷藏车直送客户单位,剩下的,工人用冰钩一块块把它们拉进车间西端的冷库暂时贮存,客户随用随取。记者上前想体验一把拉冰条的感觉,谁知地面又湿又滑,冰没拉动,人却差点摔倒。“这几天气温特别高,客户每天要运走2000多条冰,冷库是一个‘蓄水池’,高温季节库存周转极快,贮存的冰条有多有少,以备客户急用。”单啸峰说。
“我们制冰行业把这样一块50公斤重、呈长方体的冰块称作一条冰,现在生产这样一条冰,需要30个小时,制冰车间一天最多可生产3000条冰,我们每条卖12元至15元,这也就接近成本价。做这行的,是绝对的用电大户,好在有峰谷电,去年一年峰电用了10万千瓦时,谷电用了18万千瓦时。”单啸峰说。
制冰桶不一会儿又注满了,进入了新一轮由水变冰的环节。车间一下子沉寂下来。
走进一旁的冷库,温度在零下20℃以下,四周堆满了冰块,蓝色的照明灯光在飘忽的冷气中闪烁,显得有些神秘,穿着高帮雨靴的工人师傅不停地进进出出。记者试着进去体验,没过几分钟就冻得满身鸡皮疙瘩逃了出来。
由水转化成冰,需要一种媒介,那就是“冷媒”。单啸峰告诉记者,他们现在采用的是氟利昂。
5年前的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关键原因是食品加工车间里,用来制冷的液氨在火灾中泄漏、燃烧并引发爆炸,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从那时候起,国家就明令禁止制冰行业采用液氨作为生产原料。
“那之前,同行业采用液氨作冷媒确实很普遍,当时我在320国道塘汇段那里的一个协作单位银嘉公司,那时候采用的就是液氨,安监部门管得很严,我们也十分配合,每个月都要接受检查,吉林事故发生后,心里总不踏实,加上主管部门发文取消液氨制冷,我们索性一步到位,不再选用卤水制冷等传统工艺,采用氟利昂制冷工艺,成本高了些,但安全性更高。”别看单啸峰年纪轻轻,在制冰行业摸爬滚打已有10多个年头了。“我16岁开始接触这个行业,最早主要是代销、批发。老家是东栅的,公司放在塘汇,后来那一带纳入旧城改造范围拆迁了,我也住到了嘉城绿都。几年前,正好油车港镇有这么个地方,很适合办冰厂,就有了想法。“
客户群不断发生变化
7月27日上午10时许,记者再次来到金珍制冰厂,让人感到诧异的是,车间里空无一人。单啸峰告诉记者,厂里的6辆冷藏车都在送冰途中,5辆农用机动三轮车也都出去了,有的是去附近的农贸市场送冰还没回来,还有的是临时接到电话,路途不远,要货量小的,农用机动三轮车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一年当中,7月、8月、9月是单啸峰最忙碌的时候。“一条冰的质量好不好怎么看?你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发现是特别耀眼特别白的,一眼望过去似乎是透明的那种,表明这条冰做得不‘结实’,制冷时间不够,相反,那种通透性一般,表面有些泛黄,卖相一般般的冰块,质量反而好。质量的好坏,还可以看它的完全融化时间,融化时间越长表明质量越好。”
与冰打了10多年的交道,客户群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单啸峰在感受到餐饮市场业态起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国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他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教室里还没全部安装空调,期末考试时,学校为了尽可能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舒适的考试环境,联系他们送冰上门。“不过,近几年来,政府在改善教育条件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学校设施也大大改善,夏季需要送冰的学校数量一年比一年少,国家对教育是越来越重视了!”单啸峰说。
高温·手记
进入高温季节,记者曾两次来到车间现场。每天凌晨4点开始,单啸峰和他的伙计们就要忙碌起来。第一次见到单啸峰,他就笑称自己只是一个整天忙着“搬砖”的人。作为一个网络词语,“搬砖”一词源于百度贴吧对“屌丝”工作环境的比喻,形容工作又苦又累而且赚钱不多,但却必须要做。“屌丝”是对无经济基础、无才华、发言无内涵的“三无”网民戏谑式的称谓。
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炎炎夏日,单啸峰和他的12名员工,忙着累着,烤着冻着,为平复高温下的城市脉搏,做着一些不为人知或者在许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他们是充实的,也是有所作为的。
为特殊的“搬砖”人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