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整治画轴次第开,水乡古镇换新颜
2018年8月9日 09:06 来源: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曹起铭   N通 讯 员 马国海

秀洲区小城镇环境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今年初以来,秀洲区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全区年度重点工作“八大双百攻坚”硬仗之中。统计数据显示,1至6月,全区累计完成投资33.29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8.86%,项目综合进度排名全市第二,全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勾勒运河水镇崭新画卷

  最近,随着王江泾苏嘉铁路遗址公园的建成开放,一辆长约12米、高约4米、按照老式蒸汽机车1:1仿制的火车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原来,苏嘉铁路遗址公园依托王江泾火车站旧址,将公园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点,并将城市客厅融入该处,使其成为展示王江泾历史人文、发展历程的城市展厅。文化是小城镇的生命和灵魂。王江泾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中,重点深挖文化、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个性彰显的城镇客厅、城市家具以及彰显个性文化小景的特色亮点。

  王江泾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范围东至东方路、西至过店桥港、南至新桥港、北至太平桥,整治面积7.7平方公里,总投资7.62亿元。去年以来,在省市区的总体部署和支持指导下,王江泾镇以打造小城镇整治省级样板镇为目标,结合小城市培育和度假区创建,重点围绕“拆、建、整、管”四大环节,以中国元素、江南韵味、水乡典范、运河水镇为特色,着力改善城镇形象,激发城镇活力,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全力打造“有记忆、有韵味、有品质”的水乡田园小城市,勾勒一幅新时代“运河水镇·荷美王江泾”的崭新画卷。

  美丽环境得益于改拆并举。2017年以来,王江泾镇全力推进散户喷水织机“四停一收一拆”工作,全镇1370户、20502台散户喷水织机实现历史性清零,高能耗、高污染的散户喷水织机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在项目建设上,重点突出人文情怀和资源优势,注重细节,打造品质。

  以文化为“脉络”,王江泾镇在整治推进中着力留住乡愁记忆。充分利用和彰显王江泾镇特有的元素符号,坚持生态文化建设和运河水镇特色塑造,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元素融合,打造系列文化景观节点。深耕厚植王江泾镇本土文化,围绕运河文化、湿地文化、丝绸文化,充分保留提炼了网船、荷花、莲蓬、青砖、青瓦、石臼、石坎等江南水乡别具特色的乡土元素。

  与此同时,王江泾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离不开省市区的科学指导和大力支持。接下来,王江泾将深入贯彻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红船精神”发源地的重要实践,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持续奏响小城镇环境整治“长效推进曲”。围绕“区镇合一,统筹推进”,努力让度假区和小城镇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为生活在王江泾的百姓留住一个有记忆,体现乡愁故事元素;有韵味,体现文化特色内涵;有品质,体现精致精细精品的水乡田园小城市。

  打造韵味古镇全新风貌

  在新塍镇上,一个个林荫式生态停车场、星级公厕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更多便捷;而白墙黑瓦、飞檐廊棚等充满古镇元素的街景,则让人赏心悦目。如今,古镇入口又在打造高颜值的特色景观。

  去年以来,新塍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围绕“一加强三整治”,破难题、强攻坚、抓推进,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城镇秩序规范、古镇风貌凸显、人文环境优雅的“韵味新塍、养生古镇”。

  按照“古镇新城”的规划思路,新塍镇以虹桥路、兴镇路为轴,突出“两轴四区”和“两纵两横”小城镇环线体系,结合新塍镇产业、功能定位和全域整治的要求,科学制定新塍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以民生改善为目标,新塍镇全面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打通朝阳路等断头路3条,改建道路6.6公里,提升亮化道路14公里;新建停车场19个,新增车位1314个;新建公园4座、绿道4.2公里;对镇区公交站台、城市信息牌等实施全面更新换代,做到统一色彩、统一风格、统一标志;深化喷水织机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累计完成淘汰喷水织机6480台;坚决腾退“低散弱”企业,共淘汰58家,腾退土地69亩。

  新塍镇在整治中着力做好原始风貌修缮工作,在西南大街、西北大街等历史街区进行立面改造,按照“保持原貌、修旧如旧”原则进行沿街屋面修复,恢复石板路,新建沿河连廊,还原了历史街区的“老街”味道。

  一场“脏乱差”治理见证了环境的改变,一场“拆改建”行动促成了景观的蜕变,一场移风易俗的变革实现了人心的渐变,一场全方位的综合整治成就了新塍古镇的蝶变。

标签:小城镇环境整治 责任编辑:姜文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