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电动车大整治列“五大行动”之首
2018年7月20日 08:58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顾亦来 通讯员 马 骏

嘉兴建立“四级路长”制

电动车大整治列“五大行动”之首

  编者按:今年5月,我市掀起“珍爱生命、铁拳护航”交通安全大会战行动。为深入推进道路交通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推动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珍爱生命、铁拳护航”交通安全大会战的通知》,此次行动将持续至明年。即日起,本报推出《交通安全大会战》专栏,将持续关注行动进展动态。

  7月初,市交警支队向市民发放了《致广大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一封信》,获得了市民们的“点赞”:“对,早就该整治了,很多人安全意识太淡薄,真正事故发生的时候,伤害的只有家庭,遵纪守法,从大家做起”。“强烈支持,坚决拥护!”“电动车也是车,同是交通参与人,必须共同遵守交规”。

  记者了解到,电动车整治在此次交通安全大会战五大整治行动中列首位。那么,为什么要把电动车整治放在第一位?交通安全大会战主要有哪些举措?对此,记者采访了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

  嘉兴建立“四级路长”制

  交通安全大会战

  纳入党委政府日常工作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下,通过‘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科技治理、依法治理、专项治理’五大治理,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实现了‘控大、防小、降量’目标。控大,是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防小是交通事故增幅从前几年的13%左右降为去年的5.7%。降量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去年我市下降7.3%。”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但随着“人、车、路”等交通要素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数还在高位运行,全口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总量位居全省第四,桐乡、海宁事故死亡人数超百人。另一方面,“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全民参与度还不够高,各类交通违法、交通安全隐患还大量存在。

  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珍爱生命、铁拳护航”交通安全大会战,并提出“今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0%以上”工作目标,真正体现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共建共享共治”,嘉兴参照“河长制”模式,在国省道、县道、乡道、村道按照所在区域,分级分段设立市级、县级、镇(街道)级、村级“四级路长”,路长对公路设施、养护、安全、交通秩序负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责,并将交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纳入路长工作职责。嘉兴把大会战行动纳入各县(市、区)、镇(街道)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

  五大整治行动

  电动车大整治列首位

  此次大会战主要开展五大整治行动,即:电动车大整治、交通设施大提升、工程运输车专项整治、拖拉机专项整治行动以及交通安全大宣传行动。

  那么具体怎么开展?为什么把电动车整治放在第一位?

  “通俗来讲就是哪些道路、哪些车辆、哪些人群交通事故高发,我们就要重点管哪些。从近三年事故统计分析,嘉兴交通事故呈现‘三高’特点:一是县乡公路和道路路口的死亡事故高发;二是涉及电动车、工程车、拖拉机的死亡事故高发,其中我市涉及电动三轮车、拖拉机的死亡人数均居全省最高;三是农民、60岁以上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死亡事故高发,特别是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占总量的47.32%,占比位列全省第二。五大行动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的。”上述负责人说,“嘉兴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数量巨大。据统计,目前全市在册登记的电动车153.5万辆,其中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仅17万辆,也就是近90%的车辆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超标电动车(电动三轮车还没有标准),还有大量未登记的电动车,估计总量要突破250万辆。再一个,电动车由于操作简单、不用考证、价格低廉等因素,可以说是泛滥成灾。驾驶人不遵守交通法规现象非常突出,随意闯红灯、随意变道、逆向行驶、占道行动、违法载人等违法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大量超标电动车行驶速度又快,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把电动车作为整治的重中之重。”

  也有市民要问那么多的超标电动车,为什么不从生产、销售等源头环节去加以管理呢?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制定发布了《电动车安全技术规范》,在新规范中,最高车速由20km/h调整为25km/h,整车质量(含电池)由40kg调整为55kg。新的规范到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目前处于新旧规范的过渡期。等到新规范实施,将会采取生产、销售等源头管理措施;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将出台政策,限期淘汰在用超标电动车。因此,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再购买超标电动车,以免造成损失和自身伤害。

标签:交通安全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