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新塍农村文化礼堂 筑起百姓精神殿堂
2018年6月11日 10:43 来源:嘉兴日报 撰稿 蒋彧淼 赵维卒 毛嘉俊

  古色古香的江南建筑、厚重历史的蚕桑文化馆、手艺精湛的传统技艺、淳厚质朴的乡风民俗……近日,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互看互学互比互评”会在新塍镇召开。一件件旧物、一条条村史,一台台文艺演出、一个个村史故事会,与会人员感受着新塍镇农村文化礼堂的魅力。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农村文化礼堂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自2013年文化礼堂建设以来,新塍镇围绕农村文化礼堂“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扎实推进文化阵地长效管理与开放,打造农村文化好去处,提升生活新观念。截至目前,全镇共建成符合省级标准的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家园)14个,覆盖率达50%。村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成为百姓精神殿堂。

  “一村一品”、“一堂一韵”使文化礼堂成为属于新塍农村的独特集体记忆,成为承载乡愁、展现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村庄客厅”。而这一座座乡村新“客厅”,打响了品牌、形成了声势、彰显了价值,也成为新塍人传承文脉记忆的“乡愁基地”和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

  挖掘文化内涵

  立起村庄精气神

  文化礼堂是老百姓的精神家园,也是老百姓最亲切的地方。新塍镇各村文化礼堂建设以丰富百姓文化生活为主旨,以礼堂故事、礼堂人物为导线,发扬文化礼堂浸润百姓生活,更加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文化礼堂的场地设施优势,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将现代生活与传统习俗相结合,让文化的传承与当代人接轨。

  文化是“灵魂”,是“根”,文化礼堂的建设只有深入触摸乡土的温度,“接地气”了,才能引起村民的认同感,触动记忆深处的文化底色,从而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据了解,新塍镇已建成的14个文化礼堂充分发挥本村资源特色,挖掘和传承农村文化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融入到礼堂文化的打造中。

  天福村大力推进“孝文化”品牌建设,不断营造“孝文化”宣传氛围,围墙上绘制宣传画,并在美丽乡村建设点上绘制“二十四孝”系列墙绘。通过举办天福村“十大最美”系列人物的评选活动,结合元宵佳节、粽香端午、中秋佳节、重阳敬老等传统节日举办各类传统礼仪活动,传递一种“孝文化”思想。移步换景,在观音桥村文化礼堂,与会人员感受着独特的“桥文化”,该礼堂以寻根、传承为主题,围绕“桥文化,匠心人”,努力打造成为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村民共同精神家园。

  另外,思古桥村文化礼堂以红庵牡丹为特色,打造“和”、“贵”为核心的牡丹文化,提倡和为贵的理念,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沙家浜村文化礼堂以红色文化为特色,文化礼堂还留存着革命先烈的印记,建国前这里曾先后是中共嘉崇桐工委、中共嘉桐工委驻地,都是很好的红色教育基地;西文桥村的戏曲特色、潘家浜村的桑梓情、旗星村的木头文化、洛西村的草根文化……各个文化礼堂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特色,依然成为了新塍文化礼堂建设的一张张特色名片。

  丰富礼堂活动

  引领核心价值观

  新塍镇在挖掘农村文化礼堂内涵的同时,逐渐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建设管理机制。

  首先就是抓好管理队伍,做到文化礼堂“有人管”。新塍镇各村文化礼堂均配备有1名文化专职管理员,负责文化礼堂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起到牵头作用。与此同时,该镇高度重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注重发挥村领导班子的积极性,积极推行理事会制度,吸引社会贤达人员参与礼堂建设和管理。

  有要求当然就要有考核。新塍镇还专门为此建立了一整套日常评估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制定实施《新塍镇文化礼堂“两员”考核办法》,切实做好文化礼堂长效管理,有效调动文体团队带头人的作用,让每支来文化礼堂活动的文体团队都推选出团队负责人,借助他们的力量辅助文化专职管理员参与活动组织、活动室管理等任务。

  在一整套机制的保障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就成了文化礼堂建设的核心。注重文化传承、礼仪引导和功能拓展,农民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文化礼堂日益成为新塍镇农村人气最集聚、活动最丰富、传播正能量、引领新思想的重要阵地,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新塍镇积极创新载体,不断拓展农村文化礼堂的功能。“我们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依托,以‘村晚’、‘全镇主题活动’为平台,搭建草根文化舞台,通过建设一批有地域特色的草根文体团队,支撑文化礼堂各类问题活动的开展。”新塍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吴佳玲介绍到,采用“传帮带”模式,组织已建成的文化礼堂向新建礼堂传授创建经验,组织文体团队众多的礼堂与文化底子较薄的礼堂结对共同开展活动。比如,潘家浜村、天福村文化礼堂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有很多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通过组织新建文化礼堂观摩学习等形式传播经验,周边的村也在他们的带动下把活动办得越来越有声有色。

  下一步,新塍镇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创新载体,更加注重内容建设,更加注重作用发挥,更加注重管理保障,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弘扬精神家园的主载体和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平台。

  提供精神指引

    让百姓充满自信

  “自从有了文化礼堂,村里的文化味越来越浓厚了,现在又将给我们提供节目‘菜单’,真的很开心,希望文化部门能多送文化到村里,可以是送戏,可以是摄影、排舞、村歌方面的培训,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潘家浜村村民叶老伯开心地说。

  近年来,新塍镇注重整合,资源共享,共建精神家园。以宣传条线牵头,加强镇宣传、文化、文明、团委、妇联等部门的联动,整合区委宣传部的文化礼堂供给清单,进一步完善镇级的供给菜单,把菜单下发到各文化礼堂供选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新塍镇文化礼堂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一直在培育和发挥这种力量。文化礼堂在村中,村在文化礼堂中。文化礼堂作为一根社会治理的精神纽带,让村民打开心结,潜移默化间,党的声音也在农民群众中入脑入耳、深入人心。

  另外,以“塍益580”志愿者团队为先锋,各文化礼堂都建有志愿者队伍,由村干部、文艺爱好者、退休老师、企业主、大学生等不同类型的人员组成。针对不同参与人群,不同的志愿队伍轮番出场,分别开展各类星期日活动、红色志愿服务、老年人集体生日会、春泥计划、宣讲服务等活动。“爱心陪聊团”的志愿者走进独居老人家中,温馨陪聊唠家常;“蓝马甲直通车”走进文化礼堂,为百姓健康护航;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文化礼堂,参与“春泥计划”志愿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形成了文化礼堂建设“百姓参与为百姓”的全新格局。随着管理运作机制的不断完善,特色志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文化的兴盛和繁荣,理所当然包括农村文化。而农村文化礼堂正是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新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充分运用文化礼堂这个载体,把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公民道德建设推广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参与到文化礼堂内涵建设中来,使其真正发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让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为体现村庄灵魂和传统美德、让乡愁有所寄托的精神家园。

  □图片由新塍镇政府提供

标签:新塍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