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垃圾兑换超市”,提高居民积极性
漱口杯3元/只、牙刷2元/把、肥皂5元/块、清洁球1元/个……新塍镇虹桥社区的“垃圾分类兑换超市”里,居民们排着队拎着一袋袋塑料瓶、易拉罐、旧电池等前来兑换牙膏、牙刷、肥皂等生活用品。“店员”程海伟和金丽忙得不亦乐乎,一边帮居民兑换,一边登记。
“我今天拿来了塑料瓶、香烟盒子、废报纸……一共换了3条毛巾、2个清洁球、2块肥皂,多实用呀。以前家里的塑料袋、空瓶子都是直接扔掉的,没想到收集起来拿到这里还能换生活用品,多好呀。”前来兑换的居民沈春和告诉记者,他平均两个星期就会来兑换一次。
据了解,这家“垃圾兑换超市”是该社区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的一个新招,实行垃圾有偿回收模式,每周二、周四下午为“交易日”。记者看到,超市货架上摆放了食用盐、酱油、黄酒、肥皂、牙膏、毛巾等近20种常见的日用品。“我们把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归纳成12类,可分别按量兑换不同的物品,其中像烟蒂、废电池、过期药、酒瓶等回收站不回收的,我们也纳入兑换物品范围。目的就是让居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虹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居民将垃圾送到兑换点后,超市管理人员会按照项目表进行分类兑换,再把收集到的垃圾进行统一处理。“垃圾兑换超市”的开放,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现在社区里的硬板纸、塑料瓶变少了,因为居民都会主动把它们捡起并收集起来。”程海伟说。
虹桥社区采用“鸡毛换糖”的理念,推出了这个垃圾减量的良性循环模式,自超市开业以来,已经有几百人投入到垃圾兑换的行动中来。“垃圾兑换超市”不仅提升了垃圾收集的效率,也降低了社区垃圾反弹的风险,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
谈及该超市是如何维持运作的,该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过企业参与的方式,向爱心企业募集资金,然后购买垃圾分类兑换物品,整个过程均有志愿者共同参与完成。“年初,我们社区与致公党秀洲区支部成立了‘致爱社会服务基地’,由他们和区工商联一起牵头推荐了10家爱心企业,并与秀禾集团结对成为共建单位,这样既解决了我们这个超市的资金问题,也可以让第三方监督整个运作,有利于超市的可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