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加快渔业转型,助力“五水共治”
2018年5月14日 08:55 来源: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曹起铭 N通 讯 员 夏水舰 马国海 姚仲衍

渔民上岸、外荡清理、捕捞渔船清理拆解……秀洲渔业部门多角度入手

加快渔业转型,助力“五水共治”

  走进秀洲区新塍镇洛东村,河道如一条玉带穿村而过,河中无任何杂物,只有树影倒映水面;河畔时常可见垂钓者,村民们也很喜欢来河边散步。然而就在7个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破旧的渔船横七竖八地泊在河畔,乱搭建、乱堆放和生活垃圾到处都是。

  今年3月底,随着王店镇最后一条捕捞渔船被清理拆解,秀洲区于去年10月启动的捕捞渔船清理拆解工作宣告胜利。至此,秀洲区已全面完成了捕捞渔船清理拆解工作,累计清理拆解渔船81艘,投入渔船清理补偿费48万元。

  渔民上岸、外荡清理、捕捞渔船清理拆解……近年来,秀洲渔业部门多角度入手加快渔业转型,源头破解水环境治理难题,助力“五水共治”工作。

  

  拆字当头

  解决渔民上岸问题

  据介绍,秀洲区地处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带,河港荡漾众多,全区原7个专业渔业村外荡水域使用面积共26127亩,专业渔民家庭495户,专业渔民人口1702人,专业渔民人口中劳动力有1081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环境污染、捕捞场所侵占等现象日益突出,专业渔民生存环境恶化,收入下降,社会保障不健全,成为社会中特殊的弱势群体,是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为切实保障专业渔民利益,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妥善解决专业渔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012年12月,秀洲区出台了相关政策,正式启动实施专业渔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截至2014年底,全区原7个专业渔业村外荡水域使用面积共26127亩已全部收回。自2013年以来,在全区外荡水域共投放夏花鲤鱼、草鱼、花(白)鲢4674万尾,甲鱼3万只,鲫鱼、花(白)鲢鱼种20026公斤,进一步修复和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达到以鱼洁水、以鱼养水的目的。

  紧随其后,秀洲区于2016年8月启动北部外荡水产养殖清理整治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外荡清理整治工作,累计清理整治18246亩,投入资金约3671万元。

  外荡水产养殖清理整治,减轻了开放性水域自身的养殖污染,对北部天然水域的水质好转有积极作用。同时固定渔业设施的全面清理,彻底恢复了外荡大水面自然生态风貌,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为下一步湖荡清淤顺利推进、国家级湿地公园创建以及水域的综合开发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在此基础上,秀洲区政府于2017年10月正式出台《关于开展秀洲区捕捞渔船清理拆解工作的通知》(秀水办〔2017〕24号)文件,启动了该区捕捞渔船清理拆解工作。这项工作有效减轻了开放性水域渔船作业带来的污染,同时能有效降低水域的非法捕捞行为,保障了水域的渔业生态安全,同时也为保障新塍塘、贯泾港两大水源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养管并重

  守护水域生态安全

  每年的7月和11月,秀洲区农经局渔业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来到河岸边,在秀洲区治水办等部门人员的见证下,将一筐筐鱼苗投放到水中。据了解,过去一年,秀洲区共向外荡水域投放白鲢900万尾、花鲢400万尾、青鱼50万尾、草鱼400万尾、三角帆蚌20万只、花(白)鲢鱼种5600公斤,累计投入总资金41万元。

  小小鱼苗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改善地表水质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将增加新塍塘水域的鱼类种群数量,优化水域群落结构,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草鱼在自然水域主要以幼虫、藻类、水草等为食,能起到抑制水草长势、调节水质的作用;青鱼在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能有效消纳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平衡,达到以鱼净水、生态治水的效果。

  增殖放流以后,保护和管护同样重要。为减少各类非法捕鱼行为对增殖放流成效的影响,秀洲区农经部门与区公安部门不断深化严厉打击电力捕鱼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双方通过联合执法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白天检查与晚上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项整治,不断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以电鱼、毒鱼等为重点的渔业违法行为,进而保障和提高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有效性,加强渔业水域生态安全和生物资源保护。

  据统计,机制建立以来,秀洲区已累计查获电捕船65起、电背包1062起,清理渔簖35处、地笼500余条,发放奖励资金15万余元,有效遏制了电捕鱼等非法捕捞的蔓延势头,达到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标签:渔业转型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