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从一条青鱼到一个产业链的“致富梦想”
2018年3月7日 08:48 来源: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曹起铭 通讯员 马国海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打造特色精品渔业,他的愿望是带领渔民一起让钱袋子鼓起来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对于“青鱼之乡”秀洲区王江泾镇的养殖户来说,眼下正是鱼苗培育的关键时期,关系到全年的养殖收益。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王江泾梅家荡养殖基地时,嘉兴市科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费建平正在鱼塘育种区查看鱼苗放养情况。

  自1993年在王江泾承包鱼塘开始,费建平用25年时间,完成了从夫妻店式的家庭鱼塘到承包2000多亩水面的养殖大户的转型。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费建平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渔民身份,打造特色精品渔业,带领周边的渔民兄弟共同致富,就是他心中一直坚守的梦想。

  从30亩到2000多亩养殖走向规模化

  饱经风霜的黑红面庞,粗壮有力的大手……在梅家荡鱼塘边见到费建平,从外貌到言谈举止,他与一般的渔民并无二致。回到办公室,费建平马上与商户展开洽谈,又回到了作为一名企业家的工作状态。“要想把养殖业做好,管理者要与养殖户一样在一线工作,不能只待在办公室里。”费建平说。

  费建平的老家在湖州,早年一直以养鱼为生。1994年,他从老家来到嘉兴,在“青鱼之乡”王江泾镇承包了30亩水面,与妻子一同经营起了这个规模不大的家庭鱼塘。当时费建平的眼光比较长远,他离开家乡湖州选择到王江泾创业,就是因为王江泾的自然条件较好,水域面积足够大。那时候费建平的鱼塘以草鱼养殖为主,一年的收益仅有两三万元,去掉成本后所剩不多。

  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收入却很微薄。费建平一边充分运用自己的养殖经验确保产量,一边在思考如何增收。1998年,费建平把鱼塘扩大到70亩,原先的30亩仍旧以草鱼养殖为主,新增的40亩在草鱼的基础上开始混养青鱼。由于青鱼的经济性较高,王江泾作为“青鱼之乡”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费建平的养殖业开始走向规模化。

  2003年,费建平新增了100亩鱼塘,全部以青鱼养殖为主。与刚创业时比,费建平养殖场的亩均利润已经实现了翻番,“选对了鱼种,又增加了养殖面积,盈利情况自然是越来越可观。”

  在规模做大、收益向好的基础上,费建平也开始了多元经营,与绍兴一家企业合资成立了嘉兴市科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自身养殖规模较大的优势,与饲料企业合作经销鱼药、饲料,利用船只为其他养殖户运输、销售鲜鱼。

  然而,费建平的创业之路也并非一直顺风顺水。在2015年,青鱼价格的暴跌让费建平尝到了创业以来最失落的滋味。从2015年到2016年,费建平共亏损700余万元。当时的费建平几乎已经失去了信心,然而柳暗花明,从2017年开始,形势发生了逆转,青鱼价格从每斤6.5元上涨到每斤9元,费建平重新实现了扭亏为盈。

  经过几度沉浮,费建平的养殖产业开始走向稳定。目前他承包的鱼塘总面积有2000多亩,其中青鱼1400亩、黑鱼200亩、黄颡鱼250亩、白条鱼150亩、试养鲈鱼40亩,带动就业40余人。与此同时,费建平在实行“公司+基地+渔农”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带动养殖户100余户,带动养殖面积达6000亩。

  从老旧鱼塘到现代园区“大手笔”提升改造

  园区道路宽阔笔直、进排水设施先进、水生蔬菜郁郁葱葱……走进如今的梅家荡,一个现代化的渔业养殖基地呈现在眼前。去年5月,费建平刚刚完成了自己创业以来最大的一笔投入——梅家荡现代渔业园区提升改造工程。

  梅家荡现代渔业园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作为全市最大的集中连片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在计划经济年代为稳定我市的水产市场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基地面临池塘基础设施老化、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养殖方式落后、养殖品种急需优化等困难,因此急需改造现有池塘,改善水体环境,实现健康生态养殖。

  根据梅家荡的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规划,费建平确定了包括养殖塘工程、进排水工程在内的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从2015年12月开始,在2016年1月完成项目工程设计和立项申报工作,自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项目正式开始施工,水生蔬菜种植启动。到2017年5月,工程总结验收和终期绩效评价完成。

  提升工程建设面积共405亩,主要包括鱼塘硬化护坡1277米、道路建设1041米、围墙建设2100米、河道清淤2603平方米、水生蔬菜种植12806平方米、HDPE双壁波纹管128米、拦污栅12米、排水井4个、泵站1个,工程总投入资金226万多元。

  “水环境的改善明显能提升鱼的品质,所以生态养殖是我们未来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养殖大户是有责任搞好相关水域的水环境的。”费建平表示,近年来,政府部门对于养殖户改善养殖区域水环境的支持力度很大,污水处理设施补贴可达40%到50%。

  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描绘精品渔业新蓝图

  养殖盈利平稳,鱼塘焕然一新,如何走好下一步?费建平再次把目光投向这片自己无比熟悉的水域。“搞休闲旅游,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费建平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前期顺利实施的提升改造工程为梅家荡的继续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梅家荡青鱼产业开发现状,结合休闲旅游规划需求,梅家荡功能分区设计为:精品养殖田园种养区、渔耕文化休闲区、土著鱼类保存区、渔家风情旅游民宿区、现代美丽渔场风景区及渔业生产加工交易区等。

  按照费建平的设想,依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要求,下一步的开发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梅家荡渔业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改善养殖环境、完善设施配套、实现产业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

  根据安排,2018年,嘉兴市科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梅家荡西南角的渔家风情旅游民宿区,目前已经完成规划,工程招标正在进行中。2019年,将启动建设在梅家荡东北片规划的1200多亩现代美丽渔场风景区;2020年,在梅家荡南汇片,以鲈鱼、黄颡鱼为代表的特种养殖区将启动建设;2021年,在梅家荡荷花片,鱼虾混养模式的精品养殖田园种养区将启动建设。

  在排定了未来4年的开发计划的同时,费建平还打算在养殖区域引入自动投饵机等科技养殖设备,在考察之后,他打算今年投入智能化设备,同时延伸产业链,新建加工、仓储车间,带动更多就业人数。

  “我们将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青鱼精品养殖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水产健康生态养殖,促进低产鱼塘向设施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特色精品渔业转变,从而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促进渔民增产增效。”费建平对未来充满希望。

  永不止步的渔民企业家

  秀洲区是浙江省的淡水鱼主产区,全区青鱼养殖面积达万余亩,市场供应量近5000吨,是全国最大的连片规模青鱼养殖示范基地,单位产量上市规格排在全国前列,其制品质量、销量也位居全国前列。

  如今,秀洲区的青鱼产业在不断壮大,已经从原来单纯的养殖销售延展到原种—良种—标准化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青鱼养殖及加工销售已经成为秀洲区乃至嘉兴市的一大特色产业,产业链之完整在全省也屈指可数。

  在这场青鱼产业发展壮大的大潮中,费建平就是“弄潮儿”中的佼佼者,虽然早已成为企业家,但骨子里的那股劲犹在,那股劲就是不甘平庸、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从家庭散养到规模化养殖,从老旧池塘到现代渔业基地,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在费建平看来,市场有起落,无论盈亏,都要找好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前谋篇布局,才能经营长远。

标签:渔业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