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湿地“颜值”更高 让城镇“气质”更佳
昨天,记者从秀洲区获悉,今年该区王江泾镇将全面启动莲泗荡国家湿地公园创建,这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现代化田园新秀洲升级版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秀洲区地势低平,河道纵横密布,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共有湿地面积9万余亩,占区域总面积的11.1%,近年来,该区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目前已有省级湿地公园2个。
保护湿地以“守得住”为要
严冬里的莲泗荡依然是小桥流水写意,碧波微澜间,处处美景入画来。记者了解到,莲泗荡湿地公园以莲泗荡天然湖荡为核心,包括东、南侧自然圩区,属江南水网平原湖泊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593.69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583.49公顷,湿地率98.28%。2017年,莲泗荡湿地公园被评为浙江十大“最具特色湿地”。
城镇湿地可减少洪涝灾害、补充饮用水、过滤废弃物、提供城镇绿色空间。而要守护这一“地球之肾”,“守得住”是第一要务。
早在2015年,秀洲区就编制了《嘉兴市秀洲区湿地保护规划》,科学分析湿地现状,将90.45%的湿地面积纳入保护红线范围,维护了保育区的原始风貌。同时,编制秀洲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评定渔业水域资源承载量,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有序发展莲藕、南湖菱等水生作物,大力推广“跑道鱼”技术及“藕+鱼”“菱+鱼”等生态种养模式,以产业发展带动湿地建设,实现生态增量、农民增收、环境增美。目前,北部湿地区域已累计开展鱼塘生态化改造1万余亩,种植水生作物4.8万亩,其中种养结合面积1.02万亩。
近年来,秀洲区针对北部水多绿少实际,亲水造绿、依水造景、借水造势,出台珍贵树种示范奖补政策,深入开展“新植1亿珍贵树”行动。同时全面推进河湖清淤、产业治理、引水活水等七大治水工程,建设重点治水项目33个,总投入8.86亿元。组建各级河长1391名、河道警长188名,安装河道监控115个,开发“秀洲智慧河道”APP,同步开展外荡水产养殖清理整治工作,维护水域生态资源。
修复湿地以“造福于民”为本
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效益——在保护与修复中,通过对生态产业的培育,湿地还有了造福于民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秀洲区每年定期举行深具当地湿地特色的节庆活动,促进“水、文、人”交融,形成独具特色、极具规模的湿地文化品牌。如王江泾镇在推出龙船赛、垂钓节、网船会等基础上,2017年引进了268个荷花新品种,打造千亩荷花景观区,成功举办中国田藕之乡·王江泾镇首届荷花节;油车港镇发挥湿地生态优势,融合南湖菱文化节、画乡毅行活动、智慧旅游地图发布等元素,去年成功举办油车港·湿地文化旅游节。据统计,各节庆活动年均吸引苏浙沪皖等地游客55万余人次。
秀洲区注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湿地记忆。经初步梳理,仅王江泾镇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43项,其中包括国内唯一的“水上庙会”——中国江南网船会、“省级非遗旅游景区”——王江泾莲泗荡风景区,以及影响力较大的京杭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点长虹桥等。同时秀洲区充分融合湿地文化,建立了南湖菱文化展示馆、荷花文化展示馆、农民画艺术中心、林业有害生物标本馆和3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启动筹建一个集展示、科普、宣传、教育于一体的湿地宣教馆。该区还坚持串点连线,规划休闲旅游区。“点”上创新融入望乡门、品乡居、嬉乡野、诉乡情等“十元素”,打造了“水墨洪典”“七彩古塘”“五色池湾”等特色湿地村;“线”上串联北部湿地、莲泗荡景区、运河文化等近20个节点,形成“湿地水乡”精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