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八八战略”之五
【实践者说】
“2013年水质还是劣五类,到2016年已经稳定在三类水了,可以说水质是一年上一个台阶。我们相信,狠下决心干,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生态一定会改善。”——运河杭州塘秀洲段河长仲卫忠
8月1日下午,天气晴热,骄阳似火。站在运河杭州塘秀洲段北侧绿道上不到5分钟,已经隐约可以看见后背衬衫渗出的汗迹。
“水质从劣五类到三类不说,生态治水还治出了家门口的一道风景线,你们不容易啊。”当天前来考察调研的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夏宝龙,边说边走向岸边的坡道,实地查看水质,询问用于生态治水的各类植物,并为眼前的治水成绩点赞。
运河杭州塘水流自西向东由杭州经桐乡进入秀洲,再进入嘉兴市区到南湖,是嘉兴城区的主要进水口。运河杭州塘秀洲段河长仲卫忠说,南湖的水质好不好,可以说秀洲塘是关键,“关键之关键就是两步,控制上游来水影响,整治自身污染。”
治污要治源,治源要先确源。排查发现,杭州塘秀洲段污染源来源多样,既有农业农田养殖污染,也有城市集镇和工业企业污染。如今回头看,仲卫忠说治水脉络清晰可见。
第一招是消劣。2013年以来,嘉兴市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生猪退养,减少生猪养殖对河道水质的破坏;秀洲新区对区域内13个沿线码头进行集中清理淘汰……到2014年底,杭州塘秀洲段水质从劣五类转向五类。
第二招是提升。杭州塘秀洲新区工业园区段全长约8公里,河道从入境到出境,在秀洲新区工业园区境内有9条支流相连,支流沿岸是企业和住宅区。由于污水管网建设不到位,部分污水排入支流进入杭州塘河道。于是,截污纳管的发条再度拧紧。
“污染源还来自城区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染,沿岸有多个小区雨污串管渗漏。”仲卫忠说,不解决运河杭州塘治理秀洲段“最后一公里”问题,杭州塘水质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善。
运河杭州塘治理秀洲城区段南北岸分别涉及秀洲、经开两个行政区,2015年,两区协同对区域内主要污染来源进行了排查,并先后对多个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对多条道路雨污系统进行修复……到2015年,水质监测达到四类水标准。
第三招是再提升、再巩固。2016年,秀洲区委托高新区对运河杭州塘进行生态修复,到今年6月全面完成,累计安装生态浮岛1500平方米,种植挺水、沉水植物11000平方米,投放河蚌、鲢鱼等数千斤,有机结合了原有生态绿道及原有河岸植被,形成陆生、湿生、水生复合生态净化带。
仲卫忠说,沿线综合整治,使得上游来水改善;两岸道路管网、生活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减少了对水质的影响;生态治理提升了河道自净能力。监测显示,到2016年底,杭州塘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2017年前6个月,水质依然稳定在三类水。
“一任接着一任干,嘉兴自己很努力,上游来水稳定,是目前水质持续改善的原因。”在仲卫忠看来,截污纳管、河道清淤、产业治理、生态修复,是治水的四大环节,抓住了治水关键环节,还可以以治水倒逼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
少体校的皮划艇训练在这里举行,黑鹭在这里飞翔或驻足,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水生植物在这里挺拔……群众治水的期盼正变成家门口的现实。运河杭州塘秀洲段也成为秀洲区乃至嘉兴市推进生态建设的一大典范、一个缩影。
嘉兴锲而不舍治水,换来的是城乡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从2012年度嘉兴市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不合格,到2013年度考核合格,再到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嘉兴大市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连续获得优秀之后,2017年上半年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再夺优,嘉兴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同时全部剿灭劣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