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秀洲区王江泾镇远离城区的地方,有一座宁静的村落——廊下村,最近几个月,这个偏居一隅的乡村却因不断涌现的好人而声名远播。一个小乡村缘何会涌现那么多好人?一幕幕合力救人的善行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力?
阡陌纵横、杨柳依依,昨天上午,记者走进这个总人口3000多人的乡村,几位老人正摇着蒲扇在檐下避暑,有的村民在文化活动室拉家常,有的在新建的篮球场打球,整个村庄一片文明祥和之风。
说起今年5月村民齐心合力救落水老汉以及上个月大家合力勇救冲入河中的面包车主夫妇时,大伙儿纷纷对见义勇为者竖起大拇指,并表示,乡里乡亲这是应该的,要是自己碰到也会去救。“助人为乐是我们村的风气,善是村规、家训中的重要部分。正是在‘德善’治村的影响下,廊下村才涌现出众多好人好事。”廊下村党总支书记吴海华说。
据了解,廊下村以鱼塘养殖、纺织业为主,多次被评为区级文明村,村民们普遍思想道德素质高,村里多次以“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风尚”为主题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在前几年开展的“双思”教育、农村现代化教育的基础上,相应开展了村民艰苦再创业的思想教育。此外,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村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廊下村利用村成校、宣传窗、电影下乡等,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
行善方为大美,在廊下村,各种感人的事迹屡见不鲜。去年被评为“最美王江泾人”的张琴珠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以朴素的行动书写不凡的故事;同样是人人称赞的好媳妇,王义霞独自撑起一个家,照顾患病的丈夫,抚养一双儿女……
一幕幕感人的场景,真实地在王江泾廊下村发生着。这些人这些事,在令人动容的同时,更让大家看到了这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对善意的坚守。
“廊下村村民的一桩桩善举,是新乡贤文化的体现。它树立了文明向善的新风,形成向上向善、积极进取的文化导向,这对推进乡村治理有着重要意义。”王江泾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秀洲区不断以乡贤文化为底色,积极培育和创新发展乡贤文化,让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的新乡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