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秀洲区140条河道实现剿劣“销号”
2017年7月13日 08:33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欧 林 通讯员 陈国香

  上半年交接断面水质考核成绩优秀

  最近,新塍镇红眼睛港不仅多了生态浮床,还增加了增强水体自我净化功能的曝气增氧装置。据悉,由于红眼睛港沿岸生活污水直排,周边闸站又长期关闭,造成河道水流不畅,水质一直不太好,今年初被检测为劣V类水体。新塍镇制定综合整治方案,相继封堵了沿河的排污口,并投入60多万元,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不断增强河道自净能力。如今,红眼睛港的水质已经从劣V类转为Ⅳ类。

  像红眼睛港这样告别劣V类水的河道还有很多。昨天,记者从区治水办获悉,根据省级验收标准,上半年秀洲区140条河道实现剿劣目标,完成率为86.5%。

  这一阶段性成效的取得,离不开秀洲剿劣工作的整体推进。2月6日,秀洲区率先打响治水攻坚战,集中召开全区“千名河长大巡河”专项行动部署会。根据部署,千名河长在一周内对全区河道进行大检查,其中区级河长实地巡河不少于一次,镇、村级河长不少于两次。在河道保洁区、涉河排水口、沿河畜禽养殖等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秀洲智慧河道”APP提交巡河报告。区、镇、村三级河长纷纷来到责任河道边,看变化、找问题、开“药方”,积极为秀洲治水出谋划策。据统计,一周时间,全区1346名河长参与实地巡查,提交图文巡河报告共计5826份,发现并提交涉河问题192个。

  剿劣工作推进中,秀洲区还不断创新治理方法,推进剿劣进度,提升剿劣成效。比如,采用平原活水提质法向小微水体发起整治冲锋号。据了解,秀洲沿新塍塘和北部42个圩区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人工闸,这些人工闸将河道闸断了;除了运河、新塍塘等大河水流较快外,其他多数河浜流动性差,全区以“浜”命名的小微水体就有727个。

  针对水域水体流动性差、“死水”多的问题,秀洲区通过“小微搭桥手术”、借用闲置沟渠等创新手段,复活了断头浜,疏通了“毛细血管”,让河水流动起来,加速水体自我修复能力。目前,秀洲已完成50多条小河浜的活水提质工程,收获了多种在平原河网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活水提质经验。

  7月11日,秀洲、吴江两地对省际边界河道西泾上港展开联合执法检查,目前已拆除盛泽境内岸边畜禽养殖点和部分违建。联合执法检查能取得成效,得益于秀洲区的省际河道河长治水新机制。为解决省际边界河道水环境保洁源头控制问题,今年2月,秀洲区与江苏吴江区建立了省际边界水环境保洁工作联防联治机制,打破行政体制壁垒,探索建立省际边界联合河长制,打造河长制管理升级版。前期,已建立斜港、茅公桥港、计长桥港联合河长。目前,正在推进省际边界水域河长全覆盖工作。

  同时,随着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喷水织机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的整体推进,秀洲区域水体质量得以有效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6个出境断面3项指标平均水质达到Ⅲ类水,饮用水源水质持续改善,市控断面水质持续改善。

  据悉,下一阶段,围绕剿劣工作,秀洲区将开展河道清淤、排污口排查整治、环境卫生清剿、水泥船整治、断头浜引水活水、管网排查整治、河道生态修复等七大专项行动,力争今年8月前将区域内的劣V类水体全部剿灭。

标签:河道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